B08:热点/新民健康
     
本版列表新闻
~~~——谈“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
~~~——谈“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
~~~——谈“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
~~~——谈“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
~~~——谈“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
     
2014年03月03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你我如何养老?
——谈“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
潘嘉毅
■ 医护人员联合查房,医生为病人听诊 叶晓雯 摄
  失能老人渴求“医养结合”模式

  从本世纪初起,我国老年人口比重超过10%,开始进入老年社会,之后每年以3.2%的增幅攀升,老龄化来势凶猛,随之迎来的是养老方式的严峻挑战。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真正实现“老有所养”,是中国梦的重要构成。

  我国目前的养老方式主要有家庭养老、社区居家养老、异地养老等,养老方式的选择取决于老年人特殊的身体状况。由于缺乏长期照料护理资源,我国失能、半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成为困扰千万家庭、影响养老事业发展的社会问题。

  “探索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新模式”,是当前养老事业的发展思路,“医养结合”正是在这种思路引领下应运而生的新型养老模式。有病治病,无病疗养,医疗和养老相结合,其优势在于整合养老和医疗两方面的资源,提供持续性的老人照顾服务。它通常由专业护理人员照顾老人的健康生活起居,同时提供生活照料和临终关怀服务。这种养老模式可以让失能、半失能的老年人既不长期占用医院病床,又能满足老人对老年病漫长护理的需求。

  “医养结合”弥补养老院就医难

  建设医护型养老机构,坐落于闵行区华漕镇的上海华泰医院领先了一步。医院老年康复护理病房拥有齐全的医疗设备和完善的生活设施,配有专门的护理人员和医护人员,老人长期住在这里,不仅能休闲养老,颐养天年,而且能获得完备的生活医疗保障,各种慢性病得到有效控制。上海华泰医院院长陆辉认为,老年慢性病患者伴随着机能老化,常涉及身、心、精神健康和社会功能等多方面问题。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自然病程长,需要持续的、综合的医疗康复护理服务。医养结合充分体现了医疗特色,将医院和养老完美结合,弥补了养老院就医不便的难题。他结合办院经验,列举了医养结合的五大特点—— 

  贴心的生活护理:许多老人生活无法自理或半自理,高素质的护工专人守护是解题良策,在贴心的日常照料中融入医学护理内涵,让老人获得安全、科学的服务。 

  专业的医护团队:由富有爱心、技术精湛的医生、护士、护工共同组成专业的医护团队,为老人生活、健康提供权威的保障。 

  健康跟踪监测:定期安排老人进行体检,建立老人个体化的健康档案,对老人身体状况进行跟踪监测,做到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 

  专业心理辅导:告别家人,来到医院,很多老人容易情绪低落。专业的心理辅导让老人摆脱不良心理状态,走出落寞和孤独,消除心理障碍,发现快乐之源,拥抱幸福晚年。

  院内疾病诊疗:医院配备专业的医疗护理和医疗康复设备,随时可以开展血压监测、血糖监测,并有雾化吸入、红外线理疗,开设内科、外科、中医科等临床科室,为患者提供给药、输液、供氧、导尿、灌肠、鼻饲等医疗服务,实现小病不出院,大病直接就医的目标。 本报记者 潘嘉毅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3.15专版
   第A09版:3·15专版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财经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B01版:健康园
   第B02版:新民健康大讲堂/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新民健康大讲堂
   第B04版:新民健康大讲堂/康健园
   第B05版:康健园/新民健康大讲堂
   第B06版:专版
   第B07版:新民健康/名医
   第B08版:热点/新民健康
   第B09版:运动汇
   第B10版:热点聚焦/运动汇
   第B11版:运动汇/体坛轶事
   第B12版:活力上海/运动汇
   第B13版:运动汇/风云人物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夜光杯
   第B16版:阅读/连载
你我如何养老?
医患互动
“医养结合”适宜哪些老年人群
全民共出发 防控高血压
中老年心血管健康讲座
新民晚报热点/新民健康B08你我如何养老? 2014-03-03 2 2014年03月0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