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低着头,在拥挤人群中等候地铁,原本毫不起眼,却突然跌落站台,成为目光焦点。大庭广众下出丑,只怪自己握着的那个手机。
典型的“低头族”,太陶醉于玩手机,结果被手机“玩”了。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把她悄悄推向险境。所幸,工作人员及时叫停后车,拉她上站台。
看到这条新闻,不少人哑然失笑。且慢,嘲笑别人前,不妨先想想自己,有没有可能成为笑话的主角?
低头吃闷亏的着实不少——去年8月,上海一名女乘客在8号线下车时看手机,不慎踩入站台间隙,消防人员动用千斤顶施救;10月,一个湖北女孩边走路边玩手机,失足跌入深沟,花季生命戛然而止;同月,东京一名中年男子走路时看手机,遇车祸身亡。
即便没有生命危险,起码存在健康隐患。近视眼、颈椎病、关节炎、肌腱炎……全都是“低头”的代价。
智能手机背负诸多骂名:五花八门的游戏和社交软件,让人越来越懒、作息越来越乱、办事越来越拖……不过,也别把棒子都往手机身上打。这项伟大发明,确实导致有些人整天抬不起头,陷入危险和病痛;但有趣的是,它既能诱你沉迷,也可帮你解脱,把混乱的生活带入良性循环。
我昨天一天走的路,超过之前一周的总和,全靠一款“治懒”软件。只要随身携带手机,它就能自动记录全天走了多少步、耗多少热量,相当于少吃几个冰淇淋、几份炸鸡和啤酒,还能根据年龄、身高和体重,设置不同的运动目标。
针对作息混乱推出的睡眠辅助软件,求解“躺在床上低头熬夜玩手机”这个难题。设定入睡时间后,“监工”立刻上岗。过时不睡者,一打开其他软件就会“挨骂”。不但用词激烈,还会编辑自责信息,群发朋友圈,比如“我做了对不起父母、家人和朋友的事……”
还有旨在打败拖延症的“学霸”软件,帮助主人提高效率,分阶段完成工作任务;以及“别忘喝水”软件,提醒忙得顾不上喝水的主人:别总等到口渴时才喝,造成身体长期缺水。
以上几款软件充满正能量,专治懒、乱、拖、忘,有个共同特点:帮你抬起头来,合理管理时间和健康。当然,你得有基本的自控能力,否则一删了之,一切皆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