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慨叹“人微言轻”,可关键时候的关键之语,往往响若鸣锣、重如泰山;我们常耽于发出“逆耳忠言”,但“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媒体的深切思考,知识分子的高屋建瓴,乃至从大自然的电闪雷鸣,到人类文明的滚滚前进,我们都能从中体悟声音的重量。在全国两会这样一个最需要真诚建言、大胆建议的地方,代表委员的声音,直接影响着巍巍中国的现代转型。
声音的重量源自哪里?80多年前鲁迅先生这样说道,要说些较真的话,发些较真的声音,“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只要是发自内心真情、源于调研实践,必能震动时代、振奋人心。对于代表或委员来说,真切反映人民的心声,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各个群体意见依靠他们来发声,各种利益诉求仰仗他们表达。底层向上拔节的渴求,梦想振翅的律动,如蝴蝶振翅般轻微倏忽,亟待我们去倾听。
声音的激荡,正是观念的碰撞。声音的开度,正是民主的尺度。当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敢于说实话、建真言,充分吐露人民的心声,中国发展进程中就响起了气壮雄浑的“中国和声”。(李斌 刊今日人民日报 本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