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焦点
     
本版列表新闻
1200人感染,672人死亡,埃博拉病毒全球拉响防疫警报~~~
1200人感染,672人死亡,埃博拉病毒全球拉响防疫警报~~~
1200人感染,672人死亡,埃博拉病毒全球拉响防疫警报~~~
     
2014年07月31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1200人感染,672人死亡,埃博拉病毒全球拉响防疫警报
市疾控中心:对埃博拉不用恐慌
范洁 丁珏华
  本报记者 范洁 丁珏华

  埃博拉病毒蔓延,全球响起防疫警报。

  今年2月,几内亚率先爆发埃博拉疫情,随后迅速扩散至利比里亚等其他西非国家。迄今,感染人数已超过1200人,导致672人死亡,这是自1976年该病毒在刚果(金)初现以来最严重的一次。

  对此,世界卫生组织昨天表示,疫情形势严峻,但中国民众无须过度恐慌。病毒学专家强调,由于埃博拉病毒主要通过身体接触等途径传播,目前疫情仍控制在非洲。同时,上海疾控中心今天上午通过本报提醒市民,近日前往非洲旅游应谨慎出行,尽量减少前往疫病重灾区,避免接触确诊感染者。

  警报暂时解除但远未偃旗息鼓

  本周一,香港39岁女子从非洲肯尼亚游玩返港后,出现发烧、头晕及呕吐等流感症状,一度被怀疑感染埃博拉病毒,引发全球高度关注——埃博拉病毒或已“搭飞机越境”,甚至“落脚”至其他大洲。

  担忧始于7月20日,利比里亚财政部顾问帕特里克·索耶乘坐飞机抵达尼日利亚首都拉各斯,在机场倒地后被送往市内医院,5天后死于埃博拉病毒。外界揣测,全球空中交通正使这场疫病“跨洲传播”。

  所幸,昨天晚间香港传来消息,该女子的检测结果呈阴性,排除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可能。世界卫生组织新闻发言人保罗·加伍德昨天也表示,尽管西非地区埃博拉疫情仍然严峻,但中国民众无须对此恐慌。即使搭乘飞机或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遇到埃博拉感染者,感染的概率也十分低。

  警报暂时解除,埃博拉病毒并未“逃”出非洲。

  自1976年在非洲苏丹南部和刚果(金)的埃博拉河地区首次发现以来,“埃博拉”就被认为是史上最致命的病毒。今年2月,几内亚确诊本轮首个病例,疫情蔓延牵动世界。4月初疫情曾一度缓解,但很快又出现反复。目前的死亡数已经远远超过之前的所有纪录。据悉,这也是埃博拉病毒首次在西非肆虐。

  目前疫情主要集中在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这三个国家。但上周尼日利亚最大城市、人口2100万的拉各斯出现第一例埃博拉死亡病例,在当地引起恐慌。由于尼日利亚是非洲大国,有1.74亿人口,如果埃博拉病毒在当地暴发,将会是场大灾难。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三大因素导致此次疫情迅速蔓延:当地根据习俗偷埋病死人员,疫情暴发地人口稠密,三个主要疫情重灾区存在边贸活动。

  病毒致死率高但空气不传染

  复旦大学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袁正宏教授介绍,埃博拉病毒是引发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病毒,其可怕之处在于极高的病死率,在60%至90%之间。

  病毒潜伏期为2至21天,感染者症状包括突发性发烧、极度虚弱、肌肉疼痛、头痛和咽喉痛。随后,患者会出现呕吐、腹泻、皮疹、肾脏和肝脏功能受损,在某些情况下有体内出血和体外出血。致死原因主要为中风、心肌梗死、低血容量休克或多发性器官衰竭。

  “最重要的是,当前全球没有针对埃博拉病毒的疫苗,即尚无有效的标准治疗方法。” 袁正宏坦言,现行治疗以输血、补水等方式为主,从而稳定血压、缓解症状。

  不过,尽管暂时“无药可医”,疫情也并非那么骇人听闻。埃博拉病毒对外界环境相对敏感,主要通过血液、汗液、唾液等体液分泌物传播,或者接触被感染对象的尸体,而不是像SARS、肺结核等通过空气传播。

  “虽然埃博拉病毒致病力强,但传播性有限,扩散至非洲以外地区、引发全球大规模流行的可能性较低,因此不用过度顾虑与恐慌。”袁正宏强调。

  由于疫病主要通过皮肤、粘膜等接触传播,当前直面患者的医务工作者面临极高的感染风险。迄今,已有两名在利比里亚工作的医生死于埃博拉出血热;塞拉利昂首席医生谢赫·乌马尔·汗感染死亡,此前他已医治超过100名感染者;根据世卫组织统计,今年仅在西非地区,就有100多名救助工作者感染或疑似感染埃博拉病毒,其中超过一半已死亡。

  赴非游客应避免接触传染者

  虽然传染源尚未查明,但不少研究者认为埃博拉病毒是从动物身上感染而来。有科学家相信,在非洲常被当作野生动物食用的果蝠是埃博拉病毒的宿主。

  目前阶段,世卫组织并未发布任何针对疫区的旅行或贸易禁令,但强调各国都必须加强对埃博拉疫情的监测与感染控制。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官员29日说,埃博拉病毒能像森林火灾一样扩散,因此提醒美国公民避免前往西非的非必要旅行。中国驻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三国使馆也在网站发布公告,提醒中国公民关注疫情,提高警惕,切实采取预防措施。

  “市民不用恐慌,埃博拉病毒近期在全球大范围传播几乎不可能。”上海疾控中心急性传染病防治科副主任潘浩强调,目前埃博拉出血热仍是区域性、地方性的疫情。

  不过,随着国际贸易、旅游、运输频繁,也不能排除有个别输入性病例,即将病毒从疫区带入其他国家、大洲的个案,

  潘浩提醒,目前针对疫区并无出行禁令。游客出发前,应先咨询疾控部门,知晓注意事项,准备常用药物。抵达非洲时,首先了解当地卫生部门提供的信息,对于一些已被划定为疫区的村庄、城镇,尤其避免去往。此外,要尽量避免与确诊患者、疑似病例接触。同时,保持作息正常、身体健康,加强抵抗力。  

  检验检疫部门也于近日列出详细的赴非指南:

  ■ 前往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及周边国家和地区,出境前应了解目的地疫情情况及预防措施;

  ■ 特别要避免接触灵长类及其他野生动物、有症状的人员,包括血液、体液和排泄物等;

  ■ 在境外,应当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勿食用未煮熟食物,勿饮用生水;

  ■ 旅行中发现有发热、极度虚弱、头痛、肌痛、咽痛、结膜充血等症状,应当立即就医,并可向所在国使领馆寻求帮助;

  ■ 曾出现上述症状者,入境时应主动向检验检疫机构申报;旅客在入境通道被要求抽检,须主动配合检疫人员工作,以便及早诊断、及早治疗;

  ■ 入境后如3周内出现上述症状,应当立即到医院就诊,并向医生说明近期旅行史。

  各国加强检查严防病毒流入

  全球防疫形势愈发严峻,边境检查是严防埃博拉病毒最直接、最主要的措施。

  国家质检总局近日下发公告,要求各地口岸检验检疫局严防境外埃博拉病毒传入中国。尤其是对来自非洲等疫区的航班进行重点查验,确保病毒携带者不进入中国。

  在饱受病毒肆虐的利比里亚,总统瑟利夫发表声明称“埃博拉病毒是全国卫生问题”。为防止感染进一步扩大,政府宣布从27日开始关闭多条边境通道,除了采取特殊医疗措施的机场,几乎所有边境通道都被关闭,仍开放的3个主要过境处设立了预防和检测中心,机场方面被要求最大限度地检查出入境者。

  作为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尼日利亚出现首个埃博拉病例后,向全国发出了红色警报。由于曾经搭载感染者,尼日利亚最大的阿瑞克航空已经暂停所有飞往利比里亚首都蒙罗维亚和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的航班,等待事态进一步发展。

  总部设在多哥首都洛美的ASKY航空公司也宣布,暂停所有进出弗里敦和蒙罗维亚的航班,停飞所有从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运出食品的货运飞机,并检查所有飞离那里的乘客。

  全球医疗机构也正采取行动,积极对抗埃博拉病毒。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红十字会、“无国界医生组织”等正与西非各国政府协调合作,共同参与对疫情区域的援助。

  美国官员在26日称,鉴于埃博拉病毒已蔓延至尼日利亚,美国将与相关政府及援助团体合作、力防疫情扩大。美国国家疾控中心提出,被怀疑接触过埃博拉病毒者通常要接受21天的观察,是否有发热症状。国际民航组织则在29日表示,可能采取新的飞行限制措施,遏制埃博拉疫情传播。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2014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2014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2014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上海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新民资讯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目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第十二届全国学生运动会·专刊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财经新闻
   第A28版:百货/市场资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连载
   第A32版:阅读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B04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美食专列/好吃周刊
   第B11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12版:饕餮四海/好吃周刊
   第B13版:好吃周刊/新民好吃
   第B14版:优游食林/好吃周刊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地产资讯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9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1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2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3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4版:广告
市疾控中心:对埃博拉不用恐慌
非洲之行还应警惕疟疾、登革热
埃博拉在非洲以外仅出现过一次
新民晚报焦点A05市疾控中心:对埃博拉不用恐慌 2014-07-31 2 2014年07月3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