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1月13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鄂豫陕荆紫关,一镇踏三省(上)
秀秀
  文/秀秀

  荆紫关镇的月亮湾,有一个两山对峙的关口。关口外,是八百里秦川,关口内,是开阔的中原。古时,咆哮的丹江与狭窄的古道在这里共同构筑起一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隘口。这个隘口,就是荆紫关之“关”的来历。荆紫关镇位于鄂、豫、陕三省交界处。镇中心西去2.5公里接陕西省商南县白浪镇,南去2.5公里接湖北郧县白浪镇,这个小镇与湖北郧县洋溪乡、陕西商南汪家店乡共拥有一条三里长的白浪街,街边大柳树下,一块石头深埋地下,石尖向上突起地面,踩住石头尖,就是一脚踏三省了。

  一条小街,三省风韵

  我国最早的地理书籍《禹贡》记载:荆紫关早在战国以前就是“西接秦川,南通鄂渚”的交通要塞,为唐代后期形成的商业古镇。

  出荆紫关镇向西约2.5公里就是号称“三省一条街”的白浪街了。这条不足百米的街道,居民不过百户,却有豫、鄂、陕三省人在此居住。在中国版图上,三省交界的地方有42处,而唯独此地三省均设有基层政府:河南省淅川县荆紫关镇、湖北省郧县白浪镇和陕西省商南县白浪镇。

  1987年,三个乡合作为白浪街街边这块石头建了一个中空的小塔一般的三面体碑,向着三个方向,各省各自刻了碑文,历数地理历史沿革。游人到此,探脚到小塔里面踩一踩石头,读一读碑文,了解些历史,长点见识,颇有乐趣。这里起于明盛于清的商埠文化,由一条丹江而起,河上往来货物,上达陕南商洛通西安,下至湖北入汉江,直抵汉口送江南;南北东西的粮茶竹木、铜铁金银,抑或布匹器皿直至鸡零狗碎,随船夫、掮客、东家、管家、官人、衙役……分散聚合,河街一条,上演着舟楫交错,把秤推筹,杯盘叮当,万种风情。

  小小一条白浪街是三种文化的交会点:从这里向北,是以古都洛阳为代表的黄河文化;向南,是以雄奇三峡为代表的长江楚文化;向西,则是以古都西安为代表的秦晋文化。于是这里便有了颇为有趣的风土人情——明明是街坊邻居,可收听的戏曲各不相同,有听豫剧的,有听秦腔的,有听汉剧的。走在街上,能同时听到三种方言。

  小街杂,却杂而不乱,各自有各省的电视、电话和广播。隔了一条街或是一堵墙、一条小溪,打个电话就成为出省了,于是,为了方便,这里的人家基本上都安三部电话,往哪个省打电话就用哪个省的电话。

  在这条小街上,三省的地界犬牙交错,屋舍相连,很难说清确切的分界线。单看那些民房,可以看到不同地域文化的特色。湖北人把房子盖成马鞍形,陕西人的房子是前低后高,河南人则将房子建成了平面屋顶。

  除了看街上的建筑,最切身的体验就是吃饭。一上桌,主人就告知有“八大件”,为荆紫关特色,及下筷入口,方知真不是鄂豫陕任何一省口味。鸡鸭鱼肉,多有甜味,不似河南陕西,也不像湖北,倒有江南苏沪风情,名称陌生的一些调味品和菜蔬,集合了秦岭、伏牛山的丰富物产;那大盘大碗明白实在的北方风格,恐源自船家帮派的挥洒爽快。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新民资讯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化新闻
   第A15版:文化新闻
   第A16版:文化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财经新闻
   第A20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1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4版:别处风景/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广告
鄂豫陕荆紫关,一镇踏三省(上)
广告
新民晚报出行优荐/新民旅游B02鄂豫陕荆紫关,一镇踏三省(上) 2015-01-13 2 2015年01月1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