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太太的儿子经常到外地出差,每回儿子离开家,她都会心神不定,晚上睡不好,吃饭没心思,整天神经绷得紧紧的,担心儿子坐的飞机会不会出事,在外面会不会遭遇什么不测。有一次儿子去美国出差了10天,王老太太竟然焦虑得不吃不喝,怕儿子出事,整天就嚷着让他回来。等儿子平安回来后,王老太太已经又瘦又憔悴,终因焦虑太久撑不住而病倒,严重影响了老人家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心理咨询师的意见]
焦虑是个体在面临对自身会形成某种威胁的客观事物时,因自感无能为力而产生的。引发焦虑的原因很多,老年人对自己的身体和健康状况十分关注,会因为恐惧疾病和死亡而产生焦虑;退休后收入减少,意识到经济的窘迫也会使老年人产生焦虑;当老年人担心自尊心受到损伤时也会产生焦虑。严重的焦虑会影响人的正常睡眠和饮食,使人惶惶不可终日,进而损害人的身心健康。那么老年人如何消除焦虑情绪呢?
针对王老太太的这一情况,家人应该及时进行劝说,尽可能让王老太太意识到无谓的担心只会给自己和家人带来麻烦,与其如此,还不如把莫名的焦虑变成美好的祈祷和祝福。以后每遇儿子出远门,王老太太就可以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对自己说“儿子又出去看看走走了,祝他又学会许多好经验,祝愿他在外开心”。同时,为了丰富自己的日常生活,王老太太每天可以去干一些自己喜欢的事。这样,日久天长,当儿子再出远门时,王老太太就不会再像过去那么焦虑了,全家也得安宁。
消减焦虑的一个有效办法就是多做放松运动,当老年人发现自己正处于焦虑状态时,可以督促自己多从事一些有利于放松的运动,比如打打太极拳,到环境幽静的地方散散步,平时多做深呼吸练习,或者学习禅宗打坐等,以此来放松身心,抵消焦虑情绪。这些运动老年人不仅在有焦虑情绪时可以一试,平时也应该多让自己从事此类活动,既修身养性,又可防止焦虑的“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