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话怎讲?莫非我知道未来?其实明天就是未来,甚至下一瞬即未来。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因为无论这条河,还是这个人,都已经不同。那么,人也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时间之河。孔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就像这河水一样,不论白天黑夜奔流不息。这两位一在希腊一在中国的同时代哲人,在没有互联网可以通微信的公元前五世纪,竟然差不多想到一块去了。在他们看来,时间是长流不息的,过去未来就在一刹那。
未来永远是莫测的,哪怕在下一秒或明天。但我想聊聊长一点的未来。美国导演卢卡斯在1970年曾执导了《五百年后》(又译《未来世界》),描绘了一个未来的地下世界,到处是冰冷的监视器。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全被剃光了头,没有名字,只有一个工作编号,每天从事繁重的集体劳动。代号THX1138的主人公就是这里数以百万计中的普通一员,他在女室友的启发下,停止服用了每天发给的“镇静剂”,他僵化的思维开始复苏,最终踏上了漫长的逃亡之路。这个归类为“科幻”的电影,描绘的是一个极权主义的世界,是过去在未来的可怕复活。美国流行“反乌托邦电影”,科技的未来世界并不那么美好,甚至黑暗可怕。如果未来真的那样,如果我们已经拥有了时光机,那么很想过去看看,有什么力挽狂澜的计策,哪怕做一回侠客。
科技的高速发展肯定将极大地改变人类未来的生活和思维,乃至人类自身和社会形态。这里不妨挑几件我喜欢和不太喜欢的事情说说,先不管我个人能否轮得到。
现在大部分尚在办公状态的人,都在用计算机。据说20年后,个人量子计算机将取而代之,不仅个人信息不易被窃取,使用也更加便捷高效。反正不必用插座充电,因为用的是自己身上的生物电。显示器有点怪,是眼罩式的,首批走到街上去显摆的肯定很酷。至于30年后的纳米计算机长什么样,我就无从知晓了。据说50年以后,上百万人用冷冻法让自己“移民”到未来,那时可以用自己身体内克隆的器官重新组装,以便长命百岁过上更幸福的生活。这可能要亿万富翁才办得到,那就让他们先冷冻起来吧。
我对未来智能机器人的生产,常常喜忧参半。虽然他们将极大地替代人工劳动,甚至通过日益先进的写作软件进行一切体裁的写作和艺术创作。那我们人类只能整天吃喝玩乐去了,一个个变得又懒又胖,要智商没智商,要情商少情商。最终不是要被比霍金的智商高出好几倍的智能机器人反控制反役使了吗?更荒唐的是,据说200年后,除了大脑是生化机器外,智能机器人的其它部位都由真正的人体组织组成,其仿真度可达99%。它们的出现不仅制造大量的独身者,而且导致现有婚姻制度的解体。我认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提法,但科技的发展必须是推动人类的进步,而非导致人类的矮化和退化。据说人类的智商已达到极限并趋向退化,因此将芯片植入大脑是必须的。这意味着记忆能够移植,也毋需背了书包上学堂。教育投资倒是可以完全省掉了,换几块芯片就够用一辈子了。但这要等到250年后,所以现在的孩子还是该干嘛就干嘛。
在未来的几十年中,人类基因的研究肯定可以进入实践操作阶段。修改导致疾病的某些基因肯定是有益人类的。当基因工程发达到极高水平时,人们有事没事都想修改一下,例如为了健康长寿乃至提高颜值指标。据说那要等到280年后,那时人类的大多数都经过了基因改造,于是出现了所谓的“后人类社会”。谁想变成后人类,真的得冬眠到那一天了。
以上种种“未来”只是科幻和有科技根据的推测,时间也不可能那么准确。写在这个“未来”的边上,也仅是一种个人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