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爸13岁从乡下(江苏泰州)出来,在凤阳路黄河路学徒,做织补的生活(活儿),过去我阿爸补真丝的旗袍多一点,现在旗袍也没人穿了。上世纪90年代我们搬到舟山路,当时这里是马路市场,卖衣服的,洗衣服的什么都有。那时时兴穿西装,全毛料作(衣料)的西装蛀了只小洞,就拿过来补。后来西装不流行了,都是补羊毛衫、T恤衫。
补的时候,要用到放大镜,单凭眼睛看不行的。针么用的是织补针,粗点的么补补羊毛衫,细的呢补真丝。平纹、人字纹(布料的经纬纹路)好弄,斜纹稍微难点,最难的是纹路不规则的料作。
每年到了9月底开始是旺季,一直到第二年的5月份。天冷的时候,人家都来补羊毛衫、羊绒衫、西装、大衣、滑雪衫。来我这里年纪轻的多,拿来的衣服都是有牌子的,有点小洞还可以补一补再穿。我也碰到过旧的衣服,像老早这种牙签纹的料子,现在都不流行了,但是人家说是自己结婚时候穿的衣服,要留着做纪念,不是衣服贵要补,对他来讲有价值有意义的,也会来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