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伴式、同居式养老,说到底是一些老年人渴盼精神交流、消除晚年寂寞、提升生存质量的一种生活选择。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佳“搭伴”至关重要。而老年人因成长环境、教育程度、生活习俗、健康状况、心理需求等方面的差异,心目中的“搭伴”标准也不尽相同。然我以为,同兴趣、共爱好无疑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条。
实践证明,老年人有了对事物的共同兴趣,有了对生活某方面的相似爱好,就具备了“搭伴”养老的精神交流基础,就创造了容易契合、发展友谊的有利条件;就不易发生你说你的、我做我的“两张皮”现象,或表面客气恭敬、实则貌合神离的南辕北辙情况。同兴趣、共爱好与人与人之间的亲疏排序关系不大,与相处时间长短也关系不大,而与老人个体的秉性特征、环境熏陶、精神追求乃至生活目标相关。
诚然,热心助人、性格开朗也属最佳“搭伴”的硬配置,但同兴趣、共爱好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前提。不然,往往只能算是一般意义上的生活同伴,难以达到精神和心灵上的深度沟通和高度密切。老年人在寻觅和物色养老“另一半”时,不妨先公开亮出自己的情趣、爱好,告之于人,看看相关者是否有意加入、对“号”入“座”,彼此携手相助走过晚年的一段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