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嘱是人生所有财富的最终处置,不仅针对有形资产,而且适用于精神财富。遗嘱保管,是确保遗嘱、遗产、遗愿能否最终兑现当事人真实意思的最后一公里。不少人的遗嘱偏重订立,疏于保管,以至于在最后时刻前功尽弃,甚至后患无穷。即使起诉,也难以维系立遗嘱人当初的真实遗愿,可能更多的是事与愿违的遗憾。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情并不少见。
遗嘱自己保管、交付继承人保管都有风险,那么由第三方来保管是否能保险无风险呢?答案基本肯定,但是依旧需要谨慎,关键在于说选择的第三方是谁。
目前,第三方遗嘱保管形式纷繁,其安全性大小强弱不一。
1.公证处公证遗嘱、律师事务所见证遗嘱、人民调解协议书,基本安全可靠,一旦形成,依法建档,另有备份,保管严密。即使立遗嘱人不慎遗失、损毁,依旧可以查档取证。
2.金融机构保险箱保管,遗嘱存放人与银行专管员各持一把钥匙,只有共同到场,才能共同开启。保密、保安性能良好无忧,但是不能排除,在未知遗嘱最后的真实内容,不能确认谁是遗嘱规定继承人之前,必须所有继承人共同到场,才能开箱看遗嘱。只要一个继承人拒不到场,唯有起诉维权。
3.代书人保管。代书人形式上是与继承无任何利害关系的第三人,一般代书完毕,义务终止。尽管代书人时常也会留有一份遗嘱备忘,但没有强制其必须保管的义务设定与制约,实际不要备份、不当保管等故导致无法并存管理到位。
4.其他社团组织保管。我国民间社会团体不少,但是缺乏必要的经费保障,难以为继,难以承诺可持续提供稳定的遗嘱保障功能。2013年3月,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北京阳光老年健康基金会和北京市工商联信息化社会,在北京启动了中国首个公益遗嘱库中华遗嘱库,尝试社会团体自发公益保管遗嘱,应接不暇,相对饱和。
5.网络虚拟遗嘱库保管。我国网络虚拟社会管理处于初始阶段,百废待兴,真实性、合法性、可信度、安全度颇有微词,且易受黑客攻击,泄密风险巨大,能被接受的不多。
“既然都有风险,遗嘱保管究竟怎样选择为妥呢?”前来咨询的人非常关注自己的遗嘱安危,更不想因此增加意外麻烦与障碍。对此,我的建议每每总是推荐优选:公证处公证遗嘱、律师事务所见证遗嘱、人民调解协议书促成遗嘱,具有相对稳定性、安全性、普遍性,且有《公证法》《律师法》《人民调解法》为保障,值得信赖。
【坐堂点评】
对于财富,重取得,轻处置;重遗嘱,轻保管,或者重保管,轻执行,结果一定会节外生枝,增加所有家人、亲属以及社会维护秩序与稳定的总成本。为了对您毕生心血积累的最后遗愿负责,为了您对选择的继承人负责,每个活着的人应该三思而行,关注遗嘱的保管,展示您最为璀璨的智慧结晶,相信这是后人足以自豪称道的最佳遗产。(裴蓁工作室电话:58764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