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1: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11月09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清名相》辟黄梅戏新天地
朱渊
■ 《大清名相》剧照
  六尺巷,安庆桐城的一条宽六尺、长不足百米的小巷。巷口一块巨石上,镌刻着清朝宰相张英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据传,当年,桐城吴家与张家为了一块宅地争执不休。张家人向在京城当宰相的张英求助。谁料想,张英的态度很明朗,不就是一块宅地吗,让!张家吴家因为一个“让”字化解了矛盾,还因此互相感化,合修了一条巷子,后人称其为“六尺巷”。

  灵感源自“六尺巷”典故的黄梅戏《大清名相》昨晚在上海美琪大戏院上演。全剧从六尺巷家风说起,讲述了张英之子张廷玉为整顿吏治、惩治贪腐,在丧子之痛下不惜让出阁揆,甚至被收回配享太庙这一至高荣誉也要跟朝廷贪腐集团斗争到底的故事。

  《大清名相》实现了黄梅戏题材和表现上的双突破。传统黄梅戏大都以家长里短、男欢女爱为主要内容,以官场斗争和整肃吏治等为主要题材的剧作十分罕见。《大清名相》的尝试,可以说为黄梅戏的题材创作开辟了一个新天地:官场斗争、宦海沉浮等,都可以成为黄梅戏的创作题材。同时,该剧一改传统黄梅戏以女性旦角为主角的模式,大胆探索以男性为主角,而在黄梅戏发展史上,由老生主演的历史正剧甚少。

  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演出的该剧,由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主任卢昂执导;国家一级编剧余青峰等执笔;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黄新德、国家一级演员熊辰龙、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王琴等主演。本报记者 朱渊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生态上海
   第A11版:长三角专版
   第A12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13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14版:财经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社会新闻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中国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
   第A22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5版:新民健康
   第A26版:热点/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28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连载
   第A32版:阅读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阳光体育/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科艺T台
   第B04版:上海教研/新民教育
   第B05版:上海教研/新民教育
   第B06版:专版/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专版
   第B08版:校园内外·广告/新民教育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1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2版:大购网专版
上得了殿堂 下得了厅堂
喜剧节开幕“皆大欢喜”
讲故事莫丢“灵魂”
《大清名相》辟黄梅戏新天地
“孤儿”与“公主”获最佳剧目奖
新民晚报文体新闻A21《大清名相》辟黄梅戏新天地 2016-11-09 2 2016年11月0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