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4月22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生四季的童话
殷健灵
  殷健灵

  没有人怀疑《彼得·潘》和《安徒生童话》是经典的儿童文学。《彼得·潘》中平淡的家常话里饱含着奇趣、幽默和讽刺,处处流露着淡淡的伤感。而安徒生以他一贯的诗情的笔调营造出美到极致的童话氛围。我们在童年的时候读这些书,备感阅读的快乐,后来我们成年了,每每忆起其中的某些细节和片段,于是便咀嚼出更深的撼动心灵的意韵。

  我想,《杨柳风》也该算这一类的作品。我20多岁的时候才读到它,深深为其吸引,并为没有在童年时得到它的滋养而感可惜。它是一部动物童话,写一个不离奇但很有趣的故事,四个朋友——憨厚的鼹鼠、机灵的河鼠、狂妄的蟾蜍、老成的獾,他们尽享大自然的恩赐,以及蟾蜍驾车、偷车、入狱、越狱的故事。《杨柳风》最初是一个大人为小孩在游戏中编造的故事,在作者格雷厄姆死后,他的妻子才将这些故事全文印出。该书一俟出版便大获成功,成为“1~25岁儿童争相阅读的佳作”。剥开看,它像一个玲珑剔透的象牙球。最表层是流浪记式的历险故事;往里,可以看到生动诙谐的人物刻画,机智的戏剧性对话,如诗如画的风景描写;最里层,可以隐约触摸到人与大自然、人与动物、人与社会等多重哲学意味。可以说,《杨柳风》包含了真正的儿童文学所应具备的所有因素:谐趣和诗趣、美好的温情、符合儿童审美意识的美感以及潜在的教育功能。

  我们知道,小孩子有他们自己的精神世界语言符号系统,和大人的精神世界语言符号系统是两种不同的体系。孩子们在他们单独的精神世界里感知一切,他们首先觉察到世界的美妙和奇异,甚至触摸得到大自然伸出来的细微触角;他们更可以在想象的国度里驰骋,把虚幻的当作真实的,所以他们就拥有了两倍于成人的精神空间。这些乐趣,有一部分是从阅读中得到的。这就要求合格的儿童文学作品不仅有合乎儿童“胃口”的语言(往往是机智的幽默的,或者是诗意的、朴素却可感的),鲜明生动的形象(它来自于孩子中间,似曾相识却是那么独特),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不能想象儿童会爱上一部枯燥乏味的作品)。这些,《杨柳风》都做到了,并且比同类的童话表现出文体上的更大“密度”,以及想象力上更大限度的发挥。把蜿蜒的大河说成是一条躯体庞大的闪亮动物,或者是一位阅历丰富的说书人;四时的更迭、物候的变迁,强烈地反映在动物的身心变化上,那些超乎人类的动物对大自然的高度感应,所有既童趣四溢,又发人深省的叙述都使得《杨柳风》超越了动物童话的界限,成为大人和孩子共读的佳作。

  生命、日光、流水、树林、尘土飞扬的路、冬天的暖炉,还有那些可爱的动物,对自然的关爱恐怕是儿童文学永恒的母题之一,而成为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和成人经典文学有一共通之处:它们都具有永远的古典的特质。它不仰赖花哨的形式和浮夸的热闹和噱头,却潜在地传递着趣味的力量和美的陶冶,这是一种高尚的趣味,决不是哗众取宠,这也是一个含义宽泛的趣味,除了谐趣和诗趣之外,那些美的、感动的、深刻的等等都可纳入它的外延。

  我很想把《杨柳风》介绍给少年儿童以及心里还有着少年精神活着的人看,在笑过和悲伤过之后,相信它带给你的是对自身和身外那个大世界的更深彻的感悟。当你在童年看过它,长大后一定还会记得。

  十日谈

  我读经典

  读经典就是读作家。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专栏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读者之声
   第A07版:郊野大地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聚焦
   第A10版:影视/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人物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金融城
   第A18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A19版:金融城/中国商学院
   第A20版:福彩专版
   第A21版: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A22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A23版:金融城/家庭理财
   第A24版:基金纵横/金市汇市/金融城
   第A25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6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7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A28版: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9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传真
   第A30版:镜头艺术/国家艺术杂志
   第A31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A32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春天
推销员
雨游杭城
和小熊在一起的日子
雄风(中国画)
兴化踏春四首
人生四季的童话
新民晚报夜光杯A13人生四季的童话 2017-04-22 2 2017年04月2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