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金融城/中国商学院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4月22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带一路”沿线商务升温
中国流通业迎来最好机遇
张炯强
  今年5月,我国政府将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为迎接此次峰会,近日,“2017上海‘一带一路’新商务论坛”在上海建桥学院举行。论坛传递出一个强烈的信息,在国际市场需求持续低迷的情况下,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商务不断升温,中国商务和流通产业正在迎来历史性机遇。这对我国正在着力推进的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将产生积极的正能量和有效的推动力。

  中国流通三十人论坛副理事长高铁生认为,伴随着“一带一路”产能转移的是大流通,大量的商流、物流、信息流、人文流等的转移伴随着生产服务的转移。中国的企业走出国门,一方面把中国的商品带出去,另一方面也要推动沿线所在国生产的工业消费品和在农场中生产的农产品的国际贸易。不仅要把实体的流通带到国外,同时也要把网上的流通带到国外,可见,“一带一路”将带来十分丰富多彩的流通格局。

  商务部上海特派员办事处向欣特派员指出,截至2016年底,我国企业已在“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建设了56个经贸合作区,涉及多个领域,累计投资超过158亿美元。2016年,我国与沿线国家全年贸易总额达到了6.3万亿人民币,增长了接近0.6%。

  来自上海的数据同样印证了“一带一路”商务的热度。据介绍,上海与新加坡、捷克等14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重要的经贸结点城市签署了经贸合作备忘录,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92家商会发起成立了“一带一路”贸易商联盟,设立了俄罗斯和日本等近10个国家的商品中心,有澳大利亚、加拿大、越南、秘鲁等九个经济体12个口岸加入了上海的亚太示范电子网络。2016年,上海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进出口突破5500亿元,同比增长2%,其中出口增长2.9%,直接投资超过了36亿元,中间的工程承包项目合作29亿元,同比增长75%。

  与会专家们一致认为,“一带一路”构建了中国的全球供应链、价值链,通过整合全球资源发展中国的经济,同时带动世界经济的发展,这一全球供应链追求世界各国的共赢,成为世界经济命运共同体。  本报记者 张炯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专栏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读者之声
   第A07版:郊野大地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聚焦
   第A10版:影视/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人物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金融城
   第A18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A19版:金融城/中国商学院
   第A20版:福彩专版
   第A21版: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A22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A23版:金融城/家庭理财
   第A24版:基金纵横/金市汇市/金融城
   第A25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6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7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A28版: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9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传真
   第A30版:镜头艺术/国家艺术杂志
   第A31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A32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共享经济 风光背后有风险
美联航“甩”乘客:下一个会是我吗?
“一带一路”沿线商务升温 中国流通业迎来最好机遇
新民晚报金融城/中国商学院A19“一带一路”沿线商务升温
中国流通业迎来最好机遇
2017-04-22 2 2017年04月2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