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8: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略谈上海四重奏的勃拉姆斯
~~~——略谈上海四重奏的勃拉姆斯
~~~——略谈上海四重奏的勃拉姆斯
~~~——略谈上海四重奏的勃拉姆斯
     
2017年04月22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徘徊在高峰与半山腰之间
——略谈上海四重奏的勃拉姆斯
张可驹
  ◆张可驹

  某次为上海四重奏(以下简称:SSQ)的演出写前瞻时,我提到该组合给我留下最鲜明的印象,也包括他们不在状态的时候。现场演出本身就是难以预料的,SSQ的演出多次带给我最迷人的体验,但也有一次,他们的演奏让我感觉遗憾。尤其是,同他们在贝多芬作品中的巅峰状态相比,那场演出偶尔让我疑惑:难道真是同一组合在演奏吗?但无论如何,还是魅力占压倒性的多数,所以我成为SSQ的乐迷,也非常期待他们这一次的勃拉姆斯系列。听过之后,发现不平衡的状况仍在,对比却不那么激烈。

  原本期待这次4月的音乐会,首先是在于曲目方面,安排得巧妙,也相当大胆。弦乐四重奏是古典与浪漫派室内乐的核心题材,作曲家们写起来都很谨慎。勃拉姆斯终生活在贝多芬的阴影下,这方面自然更加小心。他很早就开始写《第一号弦乐四重奏》Op.51,却断断续续,历经二十年方才问世。这期间,作曲家写了两首弦乐六重奏,多少带有准备的意味,音乐本身却是杰作。Op.51问世后,勃拉姆斯又先后写下两首弦乐五重奏,其中的第二首,“G大调”Op.111原本可能成为他的封笔之作。

  这次SSQ通过两场音乐会,将五重奏、六重奏及Op.51一并呈现,如同勾勒出勃拉姆斯室内乐创作的简史,所以说是特别巧妙、用心的安排。可与此同时,其中每一首都堪称巨作,连续演奏的难度不言而喻。这些编制稍大的室内乐需邀请另外的提琴家参与,SSQ同上海交响乐团的音乐家们一贯有这样的合作,彼此应该是较为熟悉的。听了第一晚的演出,曲目是四重奏与五重奏。先说最直观的听感:四重奏的演出让我着迷,第一号五重奏基本代表了该组合的最高水平;而原本尤为期待的第二号五重奏,却让我有些失望。

  勃拉姆斯的某些作品让人联想到交响乐。他的钢琴协奏曲常被认为是带有钢琴部分的交响曲,编制小一些的作品也是如此。譬如《第三号钢琴奏鸣曲》,或是此处的《第一号弦乐四重奏》Op.51。无论演奏时间超过半小时的规模,还是作品相当紧密的音响,又或是常常出现的、强烈而厚重的音乐形象,都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交响曲。这种联想本身自然是不无道理的,但出色的演奏也往往提醒人们:毕竟,这还是一首弦乐四重奏杰作呀。SSQ的演奏首先带给人的印象可能是发音中的雅致。四位提琴家呈现了相当细腻,且淳朴、温馨的发音。

  有时仿佛带些人声的特点,有时让人联想到名琴美丽的木纹,总之这正是符合室内乐意趣的美。与此同时,声部结构丰满立体,乐句的塑造没有刻意的“宏大性”,那种落落大方的特点却还是足以让人回味。首乐章中,第一小提琴的音量偶尔偏弱,由此影响了同大提琴之间的平衡。到慢乐章里面,首席的状态完全恢复,采用更为馥郁的揉音,整体的音响融合度非常出色。在小快板的第三乐章,SSQ的演奏刻意去厚重化,强调音乐的流动感,细节中的默契带来许多特别的韵味。

  演奏诉说着许多东西,这种默契是室内乐别致的魅力。可惜在下半场的《第二号弦乐五重奏》中,也正是这方面的瑕疵带来一些遗憾。默契一直可以培养,但在现场,它又完全不是“准时出现”的。Op.51几乎不需要热身,到Op.111中,几位提琴家却没有到达先前那种心领神会。如此一来,节奏中的细腻就不免削弱。一提的情况和Op.51第一乐章正好相反,发音嘹亮而显得突出,却在“亮”的同时偶而显“硬”。直到后两个乐章,他们才找准了步调,但拼图终究不完整了。对SSQ来讲,此曲的演出虽然不算低谷,却也基本是在半山腰吧。

  当晚最迷人的体验来自于《第一号弦乐五重奏》Op.88。先前在四重奏中所酝酿的音色美,到这里还变得越发醇厚了,演奏家们彼此的默契度亦然。在Op.51高品质演绎的基础上,还更增添了某些惊鸿一瞥的瞬间。譬如首乐章的第二主题进入时,音乐家们的演奏完全荡漾于一种乐趣之中。演奏室内乐原本就带有自娱自乐的成分,可是在理想的技艺和音乐表现中,再结合这样的“室内乐之趣”的演奏终究是太宝贵了。对于自由速度的要求极高,并且这种要求很多都不是单纯的修养,而是需要完全的自发性。换言之,没有乐趣的话,就装不出乐趣来。这也是我特别欣赏SSQ的原因,在他们状态出色的演奏中,这方面的享受比我现场听的某某名团要多得多。记忆犹新的,还有该作慢乐章的尾声,弱音的控制可说是最高品位的炫技——完全为音乐服务,将演奏带到让人忘情的境界。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专栏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读者之声
   第A07版:郊野大地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聚焦
   第A10版:影视/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人物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金融城
   第A18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A19版:金融城/中国商学院
   第A20版:福彩专版
   第A21版: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A22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A23版:金融城/家庭理财
   第A24版:基金纵横/金市汇市/金融城
   第A25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6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7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A28版: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9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传真
   第A30版:镜头艺术/国家艺术杂志
   第A31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A32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徘徊在高峰与半山腰之间
琴声犹在耳
一颗冉冉升起的大提琴新星
我听我荐
新民晚报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 A28徘徊在高峰与半山腰之间 2017-04-22 2 2017年04月2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