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2:新智/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4月30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奇思成妙招
细菌帮扫雷
小云
  地雷对无辜平民的隐藏威胁众所周知。由于有了1997年的禁止条约,现在地雷很少再使用。不过据相关机构的监测,2015年全球的地雷伤亡人数达到10年的高点;而清理地雷行动的资金却是10年最低。

  最近发表在《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上的一个新系统可能有助于扭转这一困境,它的亮点是用发光细菌确定地雷和其他未爆弹药的位置。

  清除地雷往往需要人员进入雷区,这很危险,更何况还是时间和人力密集型的。《新智》栏目介绍过借助无人机探测雷区的一种方法(2016年5月29日B9版)。依据是:如果有地雷埋藏,附近的植物往往吸收其泄漏的化学品(主要是TNT气化,以及其分解成的气态DNT),引起植物近红外光反射的异常,带来发现地雷的可能性。

  以色列希伯来大学HUJ开发的新方法与之类似,但他们使用转基因的细菌突显埋雷的位置。

  研究人员通过基因工程,将一种荧光蛋白yqjF的基因植入了称为“恶臭假单胞菌”的细菌的基因组,同时给该基因加上一个启动“开关”:细菌一旦接触到TNT或DNT气体,就会触发荧光蛋白的表达机制。

  操作中,上述细菌被包裹在毫米级的聚合物微珠中,从空中遍撒到疑似雷区。大约1天时间,接触到爆炸物气体的细菌就能表达足量的荧光蛋白,发出荧光信号。利用激光探测仪远程扫描,就可借助荧光的分布精准定位埋在地下的雷,生成整个区域的“雷区地图”。附图就是一张雷区地图,上部a是细菌刚撒下的荧光信号分布;中间b是撒下22小时后;下部c是收集的信号经计算机处理后的图像,已经锁定了地雷的位置(中方红色点位)。

  研究团队在真正埋有杀伤性地雷的试验场对系统进行了测试。测试中采用0.5瓦、473纳米的高斯波束,测试距离在20米之外时也能确定地雷的位置。研究人员认为,首试的成功证明了借助细菌探测地雷的概念。接着需要做细化的工作,使这项技术能实际使用。

  “现场数据显示,基因工程生物传感器可能用于地雷探测系统,”该校的西穆尚·贝尔金教授说,“而为使这种方法真正可行,还需要克服一些挑战,如提高传感细菌的敏感程度和稳定性;提高激光扫描速度,使扫描设备更紧凑,实现小型化,以便用在轻型无人机上,大幅扩大检测面积。”

  希望这项听起来十分“游戏化”的研究,能实实在在地拯救数以万计的生命,让更多的人避免战争留下的伤痛。(图:HUJ)

  小云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读者之声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09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0版:家装专版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聚焦/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聚焦
   第A14版:动态/文体汇
   第A15版:家装专版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8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A22版:新智/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译文
   第A24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A25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A26版:亲子阅读/星期天夜光杯
   第A27版:康健园
   第A28版:健康养生/康健园
   第A29版:金色池塘
   第A30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A31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A32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太阳能集水器“无中生有”
“汽车摇篮”摇啊摇 “车行催梦”哄宝宝
奇思成妙招 细菌帮扫雷
新民晚报新智/星期天夜光杯A22奇思成妙招
细菌帮扫雷
2017-04-30 2 2017年04月30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