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2: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本版列表新闻
~~~——怡安养老院小记
~~~——怡安养老院小记
~~~——怡安养老院小记
~~~——怡安养老院小记
~~~——怡安养老院小记
~~~——怡安养老院小记
     
2017年04月30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河边的风景
——怡安养老院小记
魏鸣放
  中午的阳光,真好。

  那天,与怡安养老院院长姚小衔边走边聊。

  很少见到这么漂亮的养老院。一幢欧化风格的红色大楼。朝南,一个宽敞的庭院,景观凉亭,运动器材,和健身步道一应俱全。里面,康复室、棋牌室、阅览室、娱乐室应有尽有。一进门,全玻璃全透明太阳房,贮满了光明和温暖。

  大楼朝北,每一个楼面,都是一条长长走廊,面对下面长长的河。还远远对着,黄兴公园正中的大湖。

  老人的房间,全部朝南,全部对着阳光。

  怡安养老院创办才两年。姚院长他们为之付出了辛劳和汗水。姚院长说,他们经常邀请社会慈善爱心团队来院里为老人表演节目,让这里欢声笑语,掌声不断。

  我们边走边看。

  213室,院里专护示范窗口。室内整齐清洁,窗台上的盆栽绿意盎然。两位护理员服务细心周到。此刻,老人们正排排坐着,听护理员讲故事。93岁的失智老人胡素珍老太,骨折术后入住养老院,需卧床静养。因为护理员任劳任怨,精心照顾,一年后,胡素珍老人已经行走自如,不再使用约束带了。

  413室。89岁的俞美娟老人2015年12月入住。之前,老人因脑梗塞、高危高血压,刚从曙光医院出来,那时还站立不稳,由子女用轮椅推送进院。入院后,在护理员细心照料下,老人从不适应到逐步适应,并安心在养老院生活。加上老人家人与院里的协调配合,目前老人的精神和身体状况越来越好,已经能够借助助步器行走。

  502室。84岁的马素琴老人,丧偶,孤身一人,那时由老人在上海的妹妹陪同入院。之前,老人在生活的小区就是个热心人,来院后很快就适应了院内的生活,还关心同房间的其他老人。2017年春节前,老人去北京的姐妹家中居住数月,到了付费期之前,老人打电话叮嘱在上海的妹妹,无论如何要按时付费,她不想放弃这里的床位。

  601室。73岁的陈学康老人患有帕金森氏症,在家中磕磕绊绊,时常绊倒;加上老伴也是癌症晚期,家中女儿无力照顾两位老人,便将他送到这儿。老人入院时站立不稳。入院后,一直惦记着家中重病的老伴,郁郁寡欢。不久,老伴离世。老人表示要回家收拾老屋未能如愿,而对女儿心存不悦。院内的工作人员,经常与他谈心,精神安抚。现在老人以这儿为家,将自己的乐器也带来院里,拉二胡,弹扬琴,开始安心在养老院安度晚年。

  在这儿,有些老人来院时说了只住两月的,但一住下就不愿离开。还有些外出就医住院的老人,病情稍一稳定就要求回到养老院。这儿,优良的设施,舒适的环境,温馨的氛围,贴心的服务,使每一位入住的老人感受到家的温暖,亲情式的关爱。

  魏鸣放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读者之声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09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0版:家装专版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聚焦/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聚焦
   第A14版:动态/文体汇
   第A15版:家装专版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8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A22版:新智/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译文
   第A24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A25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A26版:亲子阅读/星期天夜光杯
   第A27版:康健园
   第A28版:健康养生/康健园
   第A29版:金色池塘
   第A30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A31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A32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河边的风景
社会各方应扶持“抱团养老”发展
老人发挥余热时 要善于自我保护
设立运动指导员做法好
社区停电 日托中心自解难题
祝您生日快乐
新民晚报银发社区/金色池塘A32河边的风景 2017-04-30 2 2017年04月30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