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怕:气球和风筝
夏雪妹是漕泾镇驻蒋庄村综治社保队员,也是铁路护路平安志愿者。4月10日,本市轨交1号线遭遇异物“入侵”,一只气球挂在1号线触网上,导致列车运行受阻。作为一名护路志愿者,夏女士明白小小气球对铁路线路的“杀伤力”。几天前,她在轨交22号线周边巡逻,看到一个爸爸带着孩子,手里拽了一个气球,从铁路下方地道走出来。“我马上上前告诉他,这个东西太危险。如果一松手,气球极有可能缠绕到线路上,后果严重。”
除了气球,夏雪妹最怕的还有风筝。4月13日下午,轨交22号线附近,一名30岁开外的妇女和女儿在距离铁路不到100米处放风筝,玩得一时兴起,还准备放长风筝线,后经志愿者教育才收线。此时,一列满载客人的火车从南向北飞速驶去,在场的人都暗呼好险。
前一阵,还有好几个孩子钻进铁路围栏,在河塘里面钓龙虾;甚至还发生过有人为了给羊喂草而钻入铁路围栏割草的事。“我们蒋庄村村域内有一个漕泾工业园区,外来务工人员很多,铁路沿线这样的安全隐患尤为突出。”她说。
担心:随便穿铁路
村民贾先生反映,日前他路过浦东铁路漕泾地段沿线,发现有四五个人在距离铁路较近的河沟里钓鱼,钓鱼的线很长,一旦鱼儿上钩,收线时很有可能进入危险区域内。护路志愿者宣传劝阻,其中一名钓鱼者还不以为然:“钓钓小鱼,碍不了大火车。”
而对有关部门来讲,更令他们头疼的是乱穿铁路现象,后者更为持久、多发。金山区漕泾镇社会稳定办陈主任向记者介绍,漕泾地区有两条铁路线,一条是轨交22号线,另一条是浦东铁路,共有约12公里铁路线。该镇金光村靠近浦东铁路线,铁路北面散落着十几户人家,南面是他们的承包地。为了穿近路,铁路沿线的铁丝网常常被“破洞”。“这样的洞起码有三四个。”他说,为了方便铁路两岸居民,铁路下面原本设计了一个“U形槽”,这相当于一个地洞,但农村民居分散,有的居民走这条地道比较方便,有的则要绕路,甚至有居民若要走这条地道,得绕路半个小时,这导致“网洞”屡禁不止。
钻“网洞”,安全隐患显而易见。如今,村里已会同相关部门在积极寻找方案,比如为了减少穿越,给部分村民补贴土地流转费等。
行动:隐患大排查
据介绍,金山区的铁路沿线多为村庄和田野,安全状况较为复杂,金山区综治委对铁路护路作了专门布置。3月以来,金山铁路沿线5个街镇工业区组织派出所、交通执法部门、综治队员和护路志愿者等,在铁路沿线集中开展隐患大排查、大清理和大宣传活动,现场劝阻各类安全隐患行为50多起,分发《致铁路沿线居民群众的一封信》等宣传资料1800多份。
漕泾镇在铁路沿线的蒋庄、护塘两村建立护路志愿户,护路责任落实到户。金山工业区根据企业集聚的实际,组成沿线企业、村组和护路志愿者“三结合”的护路网,提升了护路的综合能力。
宣传活动还走进学校,向学生宣传铁路安全的知识:不攀爬铁路防护栅栏;不在铁路沿线两侧300米范围内放风筝、气球;不随意穿越铁路等。此外,一些街镇还对辖区内的精神障碍患者落实监护措施,严防患者失控危害火车通行和人身安全。
本报记者 陈浩 通讯员 汤妙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