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9:新民环球
     
本版列表新闻
没有高学历来自低收入家庭青年喜获职业培训机会~~~
没有高学历来自低收入家庭青年喜获职业培训机会~~~
没有高学历来自低收入家庭青年喜获职业培训机会~~~
没有高学历来自低收入家庭青年喜获职业培训机会~~~
没有高学历来自低收入家庭青年喜获职业培训机会~~~
     
2017年05月26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没有高学历来自低收入家庭青年喜获职业培训机会
“向上一年”:为蓝领打开上行大门
郝愿
■ “向上一年”项目为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少数族裔蓝领青年提供职业培训,让他们有机会向上提升职业空间 本版图片 GJ
◀ 学员们正在学习电脑技术
▶ 在硅谷的大企业乐意资助“向上一年”,提供电脑等培训器材
  文 / 郝愿

  美国就业形势出现一种怪现象:数十万就业者困在低收入职位,缺乏向上拓展的职业空间;雇主们却抱怨,急缺称职人选填补不需要4年本科学历的中等技能岗位。

  一个名为“向上一年”的项目应运而生,为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少数族裔蓝领青年提供职业培训,让他们有机会向上提升职业空间。这个项目在硅谷格外成功,令不少蓝领青年得以揭开职业生涯新篇章。

  与硅谷无缘的本地青年

  拉丁裔青年乌利塞斯·奥尔蒂斯是“向上一年”培训计划的受益者之一。

  虽然家住旧金山湾区圣何塞,奥尔蒂斯却与硅谷无缘。两年前高中毕业后,他干过好几份工作:包装蔬菜、整理货架、给亚马逊网上商城扫描包裹……高中的时候,奥尔蒂斯也玩儿过电脑,但从未与硅谷真正发生过联系,哪怕一些世界顶级技术企业总部就在家附近。

  “来自一个低收入家庭,又是一个拉丁裔,我不像其他人那样有大门为自己敞开,”他说,“即使身在硅谷,却很难进入这里的职业世界。”

  “向上一年”培训计划却为奥尔蒂斯打开了这扇大门。每天早9时到下午5时,奥尔蒂斯和与自己背景相似的年轻人一起接受职业培训:电脑编程、电子邮件写作技巧、PowerPoint幻灯片展示方法,甚至练习如何职业化地与人握手。经过半年左右的教室培训,他们这批80多名学生将奔赴一些令人垂涎的硅谷企业,开始为期半年的实习。

  这个项目每年在全美招收3000名学生,希望通过培训让没有大学本科文凭的蓝领青年也有机会进入前景看好的职业岗位,涉及技术、金融和商业等工作。他们不仅会接受关于上述领域的职业培训,还被辅以专门的职业顾问指导。半年后,这些本来只能从事低收入、低技术含量工作的学生得以到谷歌、脸谱、特斯拉和销售力量网络公司等知名企业实习,将教室所学用于实践。为期半年的实习机结束后,不少学生甚至获得正式聘用的机会。

  对于奥尔蒂斯来说,参加“向上一年”好像走入了一个童话世界,各种原本不可能的憧憬有望成为现实。接受培训的学生还能定期得到一定生活补助。若表现不佳,他们则有可能被迫终止培训。奥尔蒂斯以前曾参加这个培训,却因为“高中的坏习惯”复发,不得已中断。这一次,他决心要完成培训,到硅谷实习,为自己的职业生涯翻开新篇章。

  有工作不如有份好工作

  如今,“向上一年”已经在旧金山、芝加哥、巴尔地摩、纽约和西雅图等20多个城市建立分支机构,并在有些地方与社区大学合作,直接培训在校学生,取得了不小成绩。

  20岁的塞尔吉奥·科里亚几乎不会与人寒暄。他的母亲是一名农场工人,他从高中起就开始打零工:在田里干活、切割葡萄藤、采摘无花果和土豆……这些经历显然无法让他胜任任何办公室工作。

  今年3月,他参加了“向上一年”职业培训。短短两个月时间里,他学会与人打交道、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网,并准备申请有关行政工作的实习岗位。最近一次实习面试中,当令人尴尬的沉默出现时,科里亚利用培训中学到的技巧与面试者攀谈起来。

  就业问题专家埃利奥特负责评估“向上一年”项目的实际效果,比较2011年至2014年期间参加过和未接受该项目培训人群的职业发展情况。他最初以为不会有太大差别,但分析数据显示,一年之后,接受“向上一年”培训的年轻人比未接受培训对照人群挣得多三成。相比之下,接受过培训的年轻人也更容易获得全职工作。

  相对其他职业发展项目,“向上一年”的培训模式也颇具启发意义。以前,促进就业的各种项目总是急于找到工作岗位、让待业人员尽快上岗。“向上一年”的成功之处则在于,与其让人们随便找个工作挣点钱,不如把目光放长远些,瞄准收入相对较高、职业前景较稳定的工作寻求聘用,哪怕这意味着延长待业时间、接受必要培训。

  埃利奥特提供的数据显示,接受过“向上一年”培训的蓝领再就业后平均时薪14.21美元(约合98元人民币),如果在技术或金融行业谋得职位,平均时薪则可达到17美元至19美元(117元至131元人民币)。

  以美国的生活水平而言,以上述工资水平养家糊口仍然有些吃力。不过对于参加“向上一年”培训的学生而言,这是一个不错的起点,让他们具备继续深造、提升职业空间的可能性。

  应聘者和用人企业双赢

  “向上一年”的最成功之处或许在于确保处于就业的“卖方市场”,与一批急需用人的企业达成合作关系。增长迅速的企业需要称职应聘者填补工作空缺,“向上一年”为他们准备了合格人选。

  每招聘一名实习生,用人企业就得向“向上一年”支付一定费用,这解决了该项目资金需求的大部分。即使如此,合作企业仍然乐于为“向上一年”打开钱包,因为这个项目不仅为他们提供了称职的实习生,还确保了生源的多样性。“从开始工作第一天起,他们就是完美的模范员工,”长期与“向上一年”合作的销售力量网络公司副总裁埃博尼·弗雷利克斯说。

  该公司从2008年开始与“向上一年”合作,从该项目录用了264名实习生,其中近半数后来都成为公司正式员工。销售力量最初本着做慈善的目的与“向上一年”合作,没想到后来却发展成双赢结局。“这可不是慈善事业,”弗雷利克斯说,“他们确实为我们的机构增添价值。”公司认为,与“向上一年”的合作令他们与当地社区联系更紧密,丰富了这家技术公司人员构成的多样性。

  不过,“向上一年”并非在美国全境都取得同样显著地成绩。在硅谷,大部分技术企业资金充裕,但人才构成却非常单一。这里的雇主更愿意投资“向上一年”这样的培训项目,求助他们服务,丰富自己的职业队伍。在美国其他地方,情况未必如此,仍有大部分中等技能水平职位空缺,“向上一年”或许应该更因地制宜地制定培训内容才能满足当地企业需求。

  由于每个学生的培训费用也是一笔不菲开支,在全美推广颇具难度。埃利奥特估计,为期一年的培训期间,“向上一年”每名学生平均需要2.5万美元(17.3万元人民币)的投资。要令全美数百万名蓝领青年接受类似的职业培训,光凭公共部门拨款恐怕难以实现。另一方面,对于急需用人的企业来说,工作岗位长期空缺无人填补也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促进企业与培训项目的合作或许是“向上一年”得以大规模推广的出路所在。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10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A22版:家装之窗
   第A23版:家装之窗
   第A24版:家装之窗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连载
   第A28版:阅读
   第A29版:新民环球
   第A30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A31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2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A33版:新尚
   第A34版:摩登
   第A35版:新民法谭
   第A36版:新民法谭
热点锁定
本期导读
“向上一年”:为蓝领打开上行大门
中等技能 人才短缺
就业市场 充满矛盾
新民晚报新民环球A29“向上一年”:为蓝领打开上行大门 2017-05-26 2 2017年05月2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