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区举手承办的市民手工艺大赛,自6月13日启动以来,受到手工艺大师、手工艺达人和市民朋友的关注和积极参与,全市投稿人数约35000多人,其中有工艺美术大师、民间手工艺者、普通市民手工艺爱好者。参赛者年龄丰富,既有退休职工,也有低龄学生。最终评选出100名市民手工艺达人,普陀区的田红岩年仅9岁,是获奖的年纪最小的手工艺达人。
金山石化厂的职工熊国瑞制作麦秆画30余年。麦秆画要经过“熏、蒸、漂、刮、推、烫,以及剪、刻、编、绘”等多道工序最后才能利用麦秆的光泽呈现一幅光芒四射的图画。他的参展作品是一幅《千手观音》,“画上有好些小菩萨,全是通过放大镜用手一根一根粘上去”。白领金福珍自从小时候看到斯洛文尼亚大师的镂空蛋雕作品后就爱上蛋雕这门手工艺。无界面的构思、抽空、清洗、消毒、阴干、精雕细琢,她纵情于一个又一个小小的蛋壳上,才幻化出美轮美奂的《满塘荷》。退休干部蒋桂元和蒋顺元兄弟,一个爱做航模一个爱收藏石头,2013年初二人萌发了创作长征主题作品的想法,于是四处收集奇石,还一次次游历革命圣地,走访老红军战士,寻找长征路上那感人至深的故事。他们依照石头的原形进行打磨,粘合铁索成桥,惟妙惟肖地还原红军长征的场景,做了300多件红军人物模型,创作了《飞夺泸定桥》《过草地》《石颂红军》等雕塑系列……
评委会主席范凯熹介绍本次大赛的评比标准时说:“我们主要考量这些作品的技术手段、表达方式是否创新,作品形式是否带来美感,是否有应用价值,能否引起社会反响,当然我们更青睐那些具有上海特色、与时代紧密结合、传播正能量、具有积极传承意义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