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文娱/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评艺术节最令人期待的戏剧《惊奇的山谷》
~~~——评艺术节最令人期待的戏剧《惊奇的山谷》
~~~——评艺术节最令人期待的戏剧《惊奇的山谷》
~~~——评艺术节最令人期待的戏剧《惊奇的山谷》
     
2015年11月09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你可曾记得来时的路?
——评艺术节最令人期待的戏剧《惊奇的山谷》
朱光
■ 《惊奇的山谷》剧照
  “当我们探索大脑的山峰和山谷,我们将抵达惊奇的山谷。”年近九旬,差点成行来中国的戏剧大师彼得·布鲁克的新作《惊奇的山谷》,在日前“先锋横行”的乌镇戏剧节上赢得一片赞誉。因而,成为第17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最令人期待的戏剧”。昨晚,在大剧院中剧场上演的这出剧目座无虚席,带领观众走进各自的内心,自省,无论是感官超常还是感官丧失的人,是否还记得自己来时的路?

  故事,充满象征、隐喻和反讽。女记者萨米有着过目不忘的本领,在被认知科学家认定为“记忆奇人”之后,她被解雇了——“因为这份才能做记者是浪费,不如去魔术团表演。”在魔术团表演时,她发现进入脑海的数字抹不去了,造成“内存过载”。她的记忆,会自动通过画面组接的方式呈现,总是从她小时候住在希腊住的房子开始。作为一名能够打通各种感官的“联结者”,她面临两种困难,以至于濒临崩溃。一是眼下城市变化进程的高速,使得她童年时代的街景被更迭,“我找不到来时的路,怎么可能记得住当下?”二是在魔术团表演一天两场,使得过多无意义的数字、音节充斥在她脑海中挥之不去,成为“垃圾信息”,完全忘不掉。

  天才,也是孤独的。他们与众不同,乃至经常陷入“幽暗的森林。”

  与之相反,瘫痪的人,会丧失“本体感觉”——脑袋想控制手指,手指却一动不动。剧中,有一位瘫痪后逐渐康复到可以不协调地走路的人,与“通感”的萨米形成巨大的反差。他的出现,提醒观众,我们在健康时完全意识不到手、眼、脑的协调,其实需要调动多少神经细胞的协同。当我们被高科技捆绑到手机等各类机器上时,忽视了对自己内在生物联结和精神联结的探究——那才是了不起的创造了高科技的本源!

  于是,故事在此,与萨米的两种困难联结了起来。城市更新,故乡不再;杂音扰心,真理不存。朱光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专版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B06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B07版:财经新闻
   第B08版:财经新闻
华润怡宝为“上马”加油助力
“去敦煌你也未必能看到”
追求匠人精神 回归当下生活
你可曾记得来时的路?
美国版文娱/文体新闻A18你可曾记得来时的路? 2015-11-09 2 2015年11月0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