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康复/康健园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11月09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给面神经“减压”可解除脸部抽搐
乔闳
  频繁眨眼、眼睑跳动、面部抽痛不仅破坏颜值,还可能是脑神经疾病的警示。这可不是危言耸听。疾病的初期人们往往不予重视,痛甚时服用止痛药物加以控制,但时间一长,效果越来越差,面部不自主的抽搐逐渐从眼部的眼轮匝肌向嘴角连动,涉及整个面部,甚至颈部。面部电击样抽痛可严重影响进食、讲话及洗脸刷牙等日常动作,患者苦不堪言。

  当药物不起作用时,解决问题的钥匙在哪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赵卫国教授介绍,导致面肌痉挛及三叉神经痛的主要原因为血管对面神经和三叉神经造成了压迫,微血管减压手术(简称MVD)可有效治疗面肌痉挛和三叉神经痛,高效安全。为了全面评估MVD手术的有效性,我国颅神经根疾病MVD手术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已于日前启动。

  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多在中年后发生,常见于女性。表现为一侧面部不自主抽搐。抽搐呈阵发性且不规则,程度不等,可因疲倦、精神紧张及自主运动等加重。面肌痉挛属于颅神经根疾病,是一类因相应颅神经受微血管压迫引起的疾病。三叉神经痛和舌咽神经痛亦属此类,表现为三叉神经分布区或舌咽神经分布区阵发性刀割、针刺、电击样剧烈疼痛,且往往存在扳机点及其他诱发因素。

  面肌痉挛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原发性面肌痉挛,一种是继发性面肌痉挛,即颅内肿瘤等引起的面肌痉挛。赵卫国教授指出,两种类型可以从症状上区分出来。原发型的面肌痉挛,在静止状态下也可发生,痉挛数分钟后缓解,不受控制;继发性面肌痉挛则伴有肿瘤相关的症状。面肌痉挛和三叉神经痛可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药物保守治疗初期,部分患者可能受益,但终将因为药效下降及副作用等导致治疗失败,转而谋求神经外科的手术治疗。

  导致面肌痉挛和三叉神经痛的主要原因为血管对面神经造成压迫,其直接或间接的责任血管为粗大移位的椎动脉和小脑上下动脉。微血管减压术效果显著的关键在于手术是从后组颅神经开始,逐渐将椎动脉向下移位,进行解剖,从根本上解决面神经受压迫问题,而并非简单地在神经与血管之间塞进垫片。微血管减压手术可有效治疗面肌痉挛和三叉神经痛,成功的手术预后非常良好。

  赵卫国教授介绍,MVD多中心临床研究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牵头,全国11家三甲医院参与,并制订统一的疾病诊断、手术规范和预后随访评估标准,计划历时3年,纳入超过1万例以上患者,目的是为了客观评价MVD手术治疗颅神经根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究并分析无效以及复发的原因。MVD手术的临床推广和技术改进将为仍在受面肌痉挛和三叉神经痛煎熬的患者带来福音。       乔闳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专版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B06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B07版:财经新闻
   第B08版:财经新闻
给面神经“减压”可解除脸部抽搐
糖尿病前期如何做好干预
乳腺癌术后饮食没有绝对禁忌
房颤是脑中风“真凶”之一
美国版康复/康健园B04给面神经“减压”可解除脸部抽搐 2015-11-09 2 2015年11月0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