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社会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安亭许家村原村民孙菊明多年关爱村里老人~~~
安亭许家村原村民孙菊明多年关爱村里老人~~~
安亭许家村原村民孙菊明多年关爱村里老人~~~
安亭许家村原村民孙菊明多年关爱村里老人~~~
安亭许家村原村民孙菊明多年关爱村里老人~~~
     
2018年02月1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亭许家村原村民孙菊明多年关爱村里老人
“每年过年,菊明阿弟都想着伲”
陈 浩 刘必华
  2月10日中午,嘉定区安亭镇许家村百姓宴会厅里喜气而闹猛,原来,该村第7村民组30多位70岁以上老人正在这里一起吃年夜饭。

  大菜师傅忙前忙后,将一道道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大菜轮番端上桌来,冷盘热炒应有尽有,油爆虾、白斩肚、粉蒸肉、清蒸鳊鱼、红烧老鹅、白烧羊肉、五香牛肉,还有水饺、酒酿圆子等,每桌有近20道菜。一位中等身材,60来岁的男子正向老人们热情地敬酒,打着招呼,祝福大家春节愉快,幸福安康,同时向每人送上一只500元的春节红包。这位男子,正是主人孙菊明。

  好人尊老爱老

  村党支部书记许诸佳告诉记者,孙菊明过年给老人发红包,已经持续了很多年。

  孙菊明今年61岁,出生于许家村第7村民组。20岁时,孙菊明入伍当兵,服役期间祖父去世,他没能赶回,此后他每年都为祖父办忌日。十多年前,孙菊明的母亲突患重度脑梗,医生叫家人准备后事,孙菊明没有放弃,终于把母亲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孙菊明对村里的老人也十分尊敬,平时爷叔伯伯、妈妈阿奶不离口。

  孙菊明还是个爱管闲事的人,村里一些邻里纠纷,特别是关系到赡养老人和老人权益方面的事,他都要“插一脚”,且经过他调解总能迎刃而解。村里有对小夫妻,对老人不孝顺,孙菊明向他们讲道理,道亲情,最后一家人和好如初。

  多年照料病妻

  上世纪90年代初,孙菊明的妻子不幸患上了尿毒症,每周要做2次透析,每次40元,5年间花光了所有积蓄。当时孙菊明月工资只有40多元,无奈之下,他只好放弃公职下海经商,艰辛打拼,渐渐有了自己的企业。

  27年过去了,在孙菊明的精心照料下,妻子的病情控制得良好,连当初断言他妻子活不过3年的医生也称是奇迹。

  渐渐地,孙菊明经商有了点积蓄,他虽然搬离了村子,但并没有忘记村里的老人。8年前,他回村时默默记下了全村36位老人的名字,并从那时起,每年春节回来给每位老人发红包。

  感恩回报乡邻

  孙菊明为什么想到要给村里的老人发红包?“打我记事起,我们家条件就不好,平时多亏了众乡邻的关心和帮助。给老人们发红包,只是表表我的一点心意。”孙菊明做事低调,对外从未张扬过给老人送红包的事。

  今年春节,孙菊明给老人发红包的同时,还请大家团聚吃顿年夜饭。老人徐小妹、许彩芳阿婆闻讯后,心情激动,最终决定制作一面“关爱老人,情暖人间”的锦旗送给孙菊明,感谢他多年来对老人的关心。席间,老人们纷纷向记者夸孙菊明。张雪娥阿婆说:“菊明阿弟与我并非亲戚,但每年,菊明阿弟过年都想着伲。”

  “这些老人都是我的乡邻,他们看着我一天天长大的,也帮助了我家很多。如今他们老了,都是老宝贝,我对他们做的仅是一点小小的回报,不值一提。”孙菊明说。

  本报记者 陈  浩

  特约通讯员 刘必华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专版
   第A10版:财经新闻·广告
   第A11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2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平昌春晓冬奥会特别报道
   第A15版:平昌春晓冬奥会特别报道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广告
   第A18版:家装专版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汽车周刊
   第A2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A24版:广告
“处理妥了,她们可以安心过年”
“每年过年,菊明阿弟都想着伲”
“走亲戚不想回答”神毛衣走俏
小年夜扎堆结婚
山东锦旗快递上海 感谢铁警伸手相助
美国版社会新闻A08“每年过年,菊明阿弟都想着伲” 2018-02-14 2 2018年02月1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