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村党支部启动组团式服务群众,成立了以书记为组长,镇机关干部、村委会人员、党员和志愿者组成的组团式服务小组。深入走访,及时掌握社情民意,协调化解各类矛盾,切实解决群众困难。通过一年多来的实践,为群众解决了不少急、难、愁的合理诉求,得到了百姓的好评。
重“实行”
祥泽居委现有户籍250户,户籍人口936人,其中党员41人,居民代表38人,已动迁(包括提前动迁)居民共有136户(分布在全镇各个居民小区和镇动迁安置基地)。为了方便服务,居委会将组团式联系服务群众,分成两个单元,第一单元有116户,第二单元有134户,每个单元由11名志愿者组成,每月走访不少于15户。在开展服务之初,做了联系服务卡,发放到群众中去,便于及时沟通联系,而组团服务人员也始终坚持为民服务重“实行”。大家纷纷走家串户了解民情,并尽快处理、尽快答复,决不拖延。有不少居住在老宅基地的居民,反映自家的房屋已年久失修成为危房,居住环境也差,如今子女又正值婚龄,迫切需要结婚用房,自家又买不起商品房,因此热切期盼能提早动迁。组团服务成员在走访中,把这些家庭的情况都一一记录在册,并根据实际情况,让他们写好自愿动迁的申请,交给上级有关部门。一年来已陆续解决了22户居民提前动迁的愿望,让他们改善了居住条件,得到百姓的好评。
“三结合”
祥泽居委在开展组团服务时,坚持三个“结合”:一是组团服务与推进日常工作结合。为了将组团式服务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做到组团服务与本职工作“双促进”、“两不误”。如治保主任结合消防安全宣传工作,深入群租点、蔬菜大棚等,边走访、边查找安全隐患,指导消防安全。妇女干部结合百名妇女“下、访、办”工作,在走访中,有针对性地走访妇女群众,了解她们的生活状况,倾听她们的心声,帮助她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尽心尽责为她们做好服务。
二是组团服务与解决问题结合。在走访中了解到祥泽路上经常有大量泥土堆放,这对居民出行带来不便,也易发生意外事故。为此,找到施工方,要他们立即处理掉这些泥土,并告诫他们不准在道路上堆放泥土,要确保路面干净、通畅,消除潜在隐患。此举得到居民们的好评。
三是组团服务与疏导民怨结合。平时,群众心头难免会有苦闷,有时还会为一些没能得到解决的困难而生怨气,这就需要组团服务人员努力用相关政策法规耐心疏导,做好解释,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之中。
比如,有居民反映自己家生活条件不好,怎么就不能申请为低保家庭?为此组团服务人员用低保家庭的各项标准和要求,以及申报程序、评定过程等向他们一一解释清楚,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比对自己的家庭条件,从而不再产生心态上的不平。还有村民反映动迁安置补偿全不够合理,组团服务人员便通过把相关政策、规定向他们耐心做好解释和疏导,以解除他们心头的疑虑。
“四必访”
祥泽居委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全居委有60岁以上老人279人,加上38位残疾人,45位独居老人,25户贫困户,全居委的弱势群体人数不少。因此,党支部在开展组团式服务群众时,特意制定了对这些特殊群体“四必访”的“服务准则”。
一是必访困难家庭。了解生活工作状况,收集意见建议,逢年过节向他们送上慰问品。二是必访独居老人。祥泽居委有不少由于子女搬迁新居后,只剩下老人留守在老宅基地房子里,为此组团服务人员将这些独居老人列为重点走访对象,了解老人的生活情况和身体状况,有无困难,及时帮助他们解决,还和他们聊聊家常,排解他们平日里的寂寞。三是必访信访人员,及时听取他们的心声,是否还有信访问题,做到尽可能将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中。四是必访流动人口家庭。流动人口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社会的和谐稳定离不开对他们的服务和关心,随时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以及需求,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让他们也感受到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对他们的关怀,体会到组团式服务群众对他们同样也不例外。
一年多来的实践证明,开展组团式服务群众,是解决现实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各样问题和矛盾的一个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是造福民生、满足百姓民生需求的好方法;是增强群众观念,锻炼自己处理基层复杂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既让群众受益,也让社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的良好工作载体。
通讯员 杨燕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