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榻,镇不大,但“阿婆茶”很有名气。据说,阿婆茶还是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叫出来的呢——乾隆下江南来到商榻,口干舌燥,便向一群围坐着喝茶的老妈妈讨茶喝。因为口舌干燥,说话时把“阿婆,讨口茶”说成“阿婆茶”,于是“阿婆茶”便从此传开了。
我对茶的要求不高,只要不是陈茶,红茶、绿茶、乌龙茶都喝得有滋有味。此刻,手持青瓷盖碗,学着古人用茶盖轻轻抚动水面上的茶叶,轻吁口气,咪上一口,细品一下,确实很有味道。看来,商榻的“阿婆茶”确是家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商榻不少人家灶间里都有一具壁灶,因为壁灶里烧的水,泡出来的茶更为清纯、香郁。商榻人家还以茶具精美为骄傲,不少人家藏有年代久远的茶具,印有宋代景德年指青花小瓷碗;清代雍正、乾隆年间的盖碗;有形象逼真、古朴典雅的莲花观音茶壶;,还有小巧玲珑的茶盅,由此可见“阿婆茶”的历史一斑。
茶和商榻人家的人生大事紧密相关:青年男女定亲要喝“相亲茶”;婚礼第二天一早喝“喜茶”;孩子满月喝“满月茶”;春节茶客们喝“春茶”,且要从大年初一开始喝,一天喝一家,一直喝到这个村的最后一家。而轮到筹办“春茶”的人家,这天天一亮,就得派人逐户上门相请,这叫“喊喝茶”,女儿出嫁、儿子迎娶喝“出门茶”、“进门茶”;孩子考上大学、参军入伍喝“状元茶”、“保国茶”;谁家盖起了新楼,又要喝上一杯“进屋茶”。
如今,商榻的“阿婆茶”据说也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加以传承保护。
丁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