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古镇轶事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6月10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教子有方的朱氏夫人
  李士凤的续配夫人朱慎姝,出身于松江华阳桥的名门望族。其父朱英为浙江镇海县县丞,她是朱英的小女儿,自幼在家就十分聪颖,习谙家政,通达世故,故为其父母所钟爱。当其父镇海公朱英解甲归田之时,她尚待字闺中,朝夕侍奉父母,朱英乐称她是“吾家不栉进士也”。可见父母把她视作是自己的“掌上明珠”。

  年廿四岁那年出嫁到泗泾李氏续配。嫁过来时,元配陶氏刚刚去世,遗有一个女儿才周岁,她把那小女当作自己所生一般,惟恐照顾不周细心呵护。其时,祖翁姑春船公夫妇以及本生姑程氏均在堂,她内侍重闱外襄家务,打理得井井有条,更为大家所称道。时隔不久,祖翁姑及本生姑相继逝世,连遭频频变故,其夫名期公哀毁逾恒,故而一切丧葬之事,都是由她襄助而成。

  朱氏夫人生育儿子三人:长子修则次子修定早殇,三子修达以及女儿四人。光绪丁酉年(1897年)名期公李士凤因积劳病故,享年40岁,朱氏夫人哀痛之余,誓欲殉葬,后经戚族们纷纷劝以家务纷繁,应以抚孤为重,才弃此念头,重新振作起来。在家中,事无巨细,先禀命子兼祧姑唐氏而后行。凡是经营丧葬、教子读书、料理婚嫁,均以一身任之,从不推诿。

  时值维新,废止科举,她当即命两个儿子修则、修达进入松江府中学读书,长子修则毕业时适逢朝廷预备立宪。遂命修则入京师法政大学专习政法。临行之时谆谆教诫曰:凡习法律,大则为国家效用;小则为个人自治。若为律师,应为保障人权为实则;视诉讼为营利非所愿也。

  大儿子李修则毕业后,从北京回到泗泾,以办理地方公益为重,专以息诉讼为怀,不愿去律师事务所,而不辜负其母的期盼学有所用所愿。小儿子李修达毕业后进入总统府任办事员。兼祧姑唐氏母族停柩数十具,因贫困无法下葬,朱氏夫人便竭力资助,赖以掩埋。至于其他戚族乡邻之告贷者,她宁愿自己节俭也要尽力周济帮助,其乐善好施名闻泗泾全镇,朱氏夫人享年六十一岁,出殡下葬之时,全镇男女老少纷纷前来跪拜送葬,一时盛况空前。穆紫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古镇新闻
   第03版:在党旗下
   第04版:古镇轶事
教子有方的朱氏夫人
“敲竹杠”的由来
我国最早的女童诗
应奎文会与杨维桢
聪明与愚蠢
赵明诚和李清照赛词
刘伯温避祸“烧饼歌”
古镇泗泾古镇轶事04教子有方的朱氏夫人 2017-06-10 2 2017年06月1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