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古镇轶事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6月10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应奎文会与杨维桢
  元末,华亭县吕巷(今属金山区)吕良佐隐居故里。其人豪侠好义,颇示风雅,他以“慕乡举里选之盛”为名,倡设应奎文会。文会的地址就设在吕良佐家的别墅里,左右构造“龙门”,声称凡投文中名者即登龙门。据《璜溪志》载,时天下文士赴会者颇众,一时间盛况空前,计收征文七百多篇,从中遴选出前四十篇;入选者因登龙门而身价十倍。这是六百多年前上海地区的一则文坛佳话。

  应奎文会为何具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吕良佐在《文会自序》一文中曾有透露:“主文评者,会稽杨公廉夫……其文力追两汉、盛唐之作,而山林学者无不欲列其门,故视他会为独盛”(《璜溪志》·第宅篇)。原来吕良佐聘请了名著一时的杨维桢为文会的“评委会主任”。杨维桢为元泰定进士,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字廉夫,自称铁笛道人,或自呼老铁。其为人才高气清,放荡不羁,有嵇康之风。元末张士诚起兵江东,想征用他,被固辞,乃避居松江,与陆居仁等相唱和,亦往来吕良佐家。朱元璋称帝后,因他是前朝老文学,派人去请他赴京(应天)编纂机乐等书,杨维桢谢曰:“岂有老妇将就木,而再理嫁者耶?”强征之,不得已作《老客妇谣》随车进呈,以明心迹。朱元璋还算客气,仅留用数月,俟所纂叙倒略定,派了一部专车将他送回。宋谦赞他是个“不受君王五色诏,白衣宣至白衣还。”  杨维桢“诗名檀一时,号铁崖体”(《明史》·文苑——)其为诗,不蹈袭前人,震荡凌厉,自成一家。他的音乐造诣也极高,史载其“有旷世金石之声”,凤琶、铁笛无不精妙。旧传吕巷镇西有东阳桥,又名铁笛桥,杨维桢曾吹铁笛于桥上因名。李孝光《铁笛歌》云:“铁崖道人吹铁笛,宫徵含嚼太古音,一声吹破混沌窍;一声吹破天庭心”……可见,其演奏技巧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肖雄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古镇新闻
   第03版:在党旗下
   第04版:古镇轶事
教子有方的朱氏夫人
“敲竹杠”的由来
我国最早的女童诗
应奎文会与杨维桢
聪明与愚蠢
赵明诚和李清照赛词
刘伯温避祸“烧饼歌”
古镇泗泾古镇轶事04应奎文会与杨维桢 2017-06-10 2 2017年06月1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