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古镇轶事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4月10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黄耳传书”与陆机、陆云
相益辉
  狗年说狗也算是一大趣事。狗又名“犬”,这也许大家都知道。但它另有一别名叫“黄耳”,也许知道的人就并不多了。要说为什么将狗叫作“黄耳”,这里还有一段故事,且与我们松江有关,这在历史上也有所记载的。

  西晋著名的文学家陆机,字士衡,吴郡华亭(松江古称)人士。是西晋初期的著名作家,杰出的文学理论家。他的祖父陆逊,本名议,字伯言,是三国时孙策的女婿,初封华亭侯,进封娄侯等,后任吴国丞相,一生有大功于吴。父亲陆抗,曾任镇军大将军,后任大司马、荆州牧。陆机出身于这样的世家,年少时就能写出好文章。公元274年,父亲陆抗死后,他便袭职为吴门牙将。公元280年(西晋太康元年),吴亡,陆机退居乡里,闭门勤读十年。在此期间,他努力写作,诗、赋、散文等作品较多。所著《辩亡论》两篇,论述吴国孙权之所以盛兴,孙皓之所以灭亡的经验教训,大有贾谊《过秦论》的气势。所著《文赋》,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文献。

  西晋司马氏政权建立后,文学上出现一个繁荣的局面。公元289年(西晋太康十年),迫于王命,陆机乃偕弟陆云及亲属等同赴洛阳,当时张华、张载、张协等均集于京师,因此文风极盛。陆机兄弟初次拜会太常张华,张华素重盛名,一见如故,非常器重他们昆仲,称“伐吴之役,利获二俊”,给他俩广为推荐,从而声震朝野,人称“二陆”,陆机尤负重望。他是一位多产作家。陆云在《与兄平原书》中说:“兄文方当日多”。他把陆机的作品编辑成集,共二十卷。今传《四部丛刊》本十卷。陆机所做诗歌精于锻炼语言,善于写景。他还擅长书法,有《平复帖》传世。纸本,共八十六字,字形朴质,在章草、今草之间。今珍藏在故宫博物院,为存世最古的我国名人墨宝之一。

  陆机家中喂养了一条唤名“黄耳”的家犬,这条狗颇通灵性,能明白主人的意思,因此深得主人的宠爱。晋武帝太康年间,陆机与其弟陆云一同离家来到洛阳,便把“黄耳”也一起带到洛阳。一晃过了好长时间,由于久未得到家中的音讯,兄弟心中十分挂念。一次,陆机随口对爱犬“黄耳”诉说自己的思乡之情,并说它若能捎封信到松江家中,并把家里的消息给带回来,那该有多好啊。不想那“黄耳”听后,似乎明白了主人的意思,不住的摇头摆尾并吠吠轻叫。陆机心想:莫非它已懂得我的心思?陆机见此情景,心中暗喜。连忙修好一封家书,藏在一节竹筒里,封好口后,拴在它的颈项上,“黄耳”便从洛阳出发,一路跋山涉水,历尽艰难险阻,终于千里迢迢将家书送到松江家中。家里人接信后喜出望外,随即写好回信,仍由“黄耳”捎回洛阳。“黄耳”千里传家书,一时间传为美谈,而这一典故也从此流传开来,为了纪念这只忠心耿耿的家犬,人们便不知不觉把“犬”叫成了“黄耳”了。

  而陆机在公元290年,因卷入了“八王之乱”,讨伐长沙王司马义终因兵败,又被宦官孟久等人进谗言,为成都王司马颖所杀。遇害时,他曾感叹地说:“华亭鹤唳,可复闻乎?”弟陆云及二子蔚、夏,亦同被害。

  松江民间关于二陆的传说很多,如:九峰中的机山因陆机而得名,横云山因陆云而得名;机山下有个“平原村”,乃陆机故居,因陆机曾任平原内史官职而名;陆宝山乃陆氏藏宝而得名等等。陆机故居——说在小昆山。陆机在《赠从兄车骑》诗中写道:“孤兽思故薮,离鸟悲旧林”,“彷佛谷水阳,婉娈崑山阴”可证。至今北面山坡上建有二陆读书台遗址。一说中山街道普照寺(现松江自来水厂),为陆机别宅,一说在今新西门南大张泾,有个唳鹤滩,即陆氏旧居,二陆曾养鹤于此。据说“鹤饮此水,其声则清”。凡此遗址,代代相传,历千百年而不衰,可见乡里人民缅怀敬仰之情。相益辉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古镇新闻
   第03版:在党旗下
   第04版:古镇轶事
宋朝大儒周敦颐和在泗子孙
崧泽文化和“上海第一人”(四)
我国最早的女童诗
“黄耳传书”与陆机、陆云
戆大女婿祝寿
古镇泗泾古镇轶事04“黄耳传书”与陆机、陆云 2018-04-10 2 2018年04月1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