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业主周刊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10月1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囤车位牟暴利 乱象何时休
高路
  时下的杭城市民正在为不断暴涨的车位价格叫苦不迭。据钱江晚报报道,位于余杭的复地又一城,小区700多个地下车位卖了4年多还没卖完。但今年年中,风闻小区门口的马路很快要贴罚单了,业主却被开发商告知剩余车位都被三个业主合资一千多万打包买走了。

  这一轮车位价格的上涨有很多客观因素,可是在这些因素之外,一些开发商眼瞅着房价审批严格,就在监管不是那么严格的车位售价上打主意,给车位开出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一个的天价。一些开发商,楼盘都交付了,车位却迟迟不开卖,一直等到车位暴涨才开闸。而大多数开发商将只售不租挂在嘴边,哪怕车位闲置,留着积灰,也不肯租给业主,人为干预、扭曲了车位市场。

  房子捂盘不卖有相关部门管着,可是这捂车位的又由谁来管呢?神秘业主为什么愿意掏1000多万买车位,无非赌的是囤积的暴利,业主有理由怀疑开发商这么做的真实目的,是为了处理车位,还是为了换种方式囤积居奇,在开发商和神秘业主之间,究竟有没有利益关系?

  别轻易地将车位贴上买卖自由的市场经济标签,也别简单地套用市场法则。车位是刚需,面对的是小区业主的有限市场。有些小区本身车位配比就严重不足,在开发商强势的地位下,很容易产生店大欺客的现象。单个的业主在面对这样的情况下天然处于弱势,这就需要行政和司法力量一定程度的介入。

  有几条红线是可以守住也是必须守住的,车位既然是小区的配套设施,就不宜对外销售,更不能打包式出售。本就不多的车位,某些人多占了,意味着别人就少了。这种单纯为了炒作的售卖方式是在加剧资源紧张的程度。在这一方面,温州的经验值得借鉴,温州规定,当车位数量少于房子套数时,每户业主限购一个,有多余车位的每户限售两个。

  从长远看,平抑车位市场需要在总量上想办法,在此之前,整顿市场秩序是当务之急。种种乱象中权利失衡的现象如影随形,那么不妨从平权开始,限制开发商的权利,让业主和开发商的地位更均衡。市场能接受价高者得之的市场法则,但不能接受炒作囤积,更不能接受单方说了算的游戏规则。

  高路(摘编自《钱江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业主周刊
   第03版:业主周刊
   第04版:业主周刊
   第05版:业主周刊
   第06版:业主周刊
   第07版:业主周刊
   第08版:业主周刊
囤车位牟暴利 乱象何时休
充电桩当成“标配”
开展邻里党建 关爱老人生活
广告
社区版业主周刊04囤车位牟暴利 乱象何时休 2017-10-11 2 2017年10月1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