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业主周刊
     
本版列表新闻
~~~未来50万感知设备将24小时监测提供服务
~~~未来50万感知设备将24小时监测提供服务
~~~未来50万感知设备将24小时监测提供服务
~~~未来50万感知设备将24小时监测提供服务
     
2018年03月07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静安区进行城市智能精细化试点
未来50万感知设备将24小时监测提供服务
  盖被开启就会发出警报,长期卧床的老人发生异常后台也会自动报警。近日,记者从静安区政府获悉,目前,静安区在涉及社区安全、养老照护、智能体检、食品快检等15个类别安装传感器,进行城市智能化精细化建设的试点。

  上海大数据应用创新工程项目-大数据与城市精细化管理(静安)项目被国家发改委评为

  “国家发改委2018年数字经济试点重大工程”即“151”项目。据悉,“151”项目面向上海城市管理中的“民生热点、政府痛点、管理难点”问题,将以数据汇聚和共享为途径,构建起1张整合的城市管理“数据湖”网络,面向“交通”、“健康医疗”、“健康食安”、“环保”、“城市公共设施”5大领域形成服务民生热点的大数据创新应用。同时基于城市多维数据的汇聚,对现有网格中心进行升级,构建起1个具有城市数据综合运营、大数据分析挖掘和预测预警能力的城市智能运营管理中心,即“城市大脑”CIIMC,最终形成“1+5+1”的大数据与城市管理建设模式。

  临汾路街道“社区大脑”通过大数据分析的手段,对人、户、房三大要素进行分析。将人打上标签,形成各种人群,针对各种人群提供相应的服务,把被动的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再通过感知网的应用,在各种场景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比如纯老家庭安装照护五件套、一体式体检设备、二次供水管理、居民用电安全管理等服务,全方位提升民生服务质量。

  举例来说,针对临汾路街道具有老龄化程度高的特点,“社区大脑”为纯老家庭推出了老人照护五件套:智能床脚垫、门磁、烟雾感应器、燃气感应器、红外感应器。通过对纯老家庭的生活习惯的机器学习,监测日常生理健康数据,24小时保障生活环境的安全,并建立一整套事件对应机制,协同老人的监护人、楼组的结对伙伴、社区的志愿者组成一整套主动服务机制。

  未来,50万感知设备将24小时监测数据,实时监控异常情况的发生。摘编自新民网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业主周刊
   第03版:业主周刊
   第04版:业主周刊
   第05版:业主周刊
   第06版:业主周刊
   第07版:业主周刊
   第08版:业主周刊
161项民生事务“全市通办”
沪志愿服务发展调研结果出炉
静安区进行城市智能精细化试点
“周周碰”解小区管理难题
社区版业主周刊06静安区进行城市智能精细化试点 2018-03-07 2 2018年03月0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