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嘉定区普通小学是全国百所百年名校之一,学校沿袭百年普通办学传统,倡导以“传承勤诚文化、崇尚绿色科技”为特征的“尚教育”办学理念,开展“五尚并举、多元发展”教育实践,以快乐课程全面架构学生在校的全部学习生活,提出了“新五个会”(即会游泳、会乒乓、会种植、会书法、会乐器)的培养目标,其中“会书法”便是每一个普小学子的基本追求。学校注重以书法教育为抓手,努力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探讨以美育德、学科育人的新途径,有效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2018年5月25日,学校被上海市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新增为上海市书法教育实验学校示范校。
英语教师的华丽转身
汤剑波是嘉定区普通小学的书法专职教师,让人没想到的是,6年前,他只是普通小学的一名英语教师。因为喜欢书法,2012年,他放弃从事了30年的英语教学岗位,主动提出转战书法教学。张甦校长被他对书法的热情感动了,正巧学校需要一名书法专职教师,两人一拍即合,张校长随即同意了汤老师的主动请缨。
经过一年从英语到书法的转岗期,真正接手书法教学后,汤老师逐渐发现书法专业理论知识的匮乏,只是凭借一己爱好,真正进入书法领域恐怕穷尽一生精力都不够。他时常感叹时间不够用,“再给我50年,或许更能如鱼得水。”一年前,经朋友介绍,他拜师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的张伟生老师专研书法,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汤老师获益匪浅。尤其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张老师说的,书法技法是有限的,但从字里行间体现出的人的学养,这种字外功夫是最难的。他是这样去实践的,也是这样去教学生的。
汤老师教四五年级共18个班18节书法课,不包括每周三下午的书法社团课。虽然工作忙,但对他来说,能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是一种幸福。他对学生提出“会写字,学做人”的6字准则,上书法课首先要养成规矩,轻挪桌凳,注意写字的姿势。他常说,写字有规矩,做人也一样。“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我不是要培养孩子成为大书法家,而是希望他们从书法的横竖撇捺中悟出一定做人的道理。”汤老师说,“ 从小为孩子播下书法的种子,可能以后在适当的土壤里他们会遇到阳光雨露再生长发芽。”
虽然在教书法之前汤老师有30年的教龄,但书法课和英语课还是有很大不同。2014年因上海市书法实验校评审工作,汤老师要参加市书法教学评比,发现自己对于书法课各个环节、教学策略等方面有所欠缺,当时为自己一把年纪还要离开熟悉的英语教学领域而从事陌生的书法教学领域有点后悔,但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汤老师想着一次不行就试两次、三次,成功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学校也为汤老师邀请了专家听课、评课,进行指导,第三次课后,专家一句话“你的适应力和理解力都很强”鼓励了他,后来的市级书法教学评比课进行地很顺利。“在岗时,要对得起这份工作,不留遗憾,这时候内心是坦然的。”汤老师颇有感悟地说。
探寻书法育人之道
在张甦校长的支持下,学校专门成立了书法教育领导工作小组,由张校长担任组长,分管艺术的副校长担任副组长,分管语文教学的教研主任、专职书法教师、兼职书法教师、美术教师等任组员,语文教研组、艺术教研组等部门协同对学生的书法教学、活动进行管理、组织与指导,形成了“优课堂、重普及;抓活动,促精品;创特色,铸品牌”基本工作思路。
在书法教学中,课程保障是关键,师资配备是核心。学校各班每周1节写字课,四、五年级全面铺开书法拓展型课程。在全校范围内,由24位老师承担“写字”教学任务,逐步形成以专职书法教师为引领,语文教师为主体、专兼职相结合的书法教师队伍,使每位学生都能接受规范、高质量的写字教学,以实现“会书法”的育人目标。
与此同时,教师们还自编课程和教材,如《少儿书法》《软笔书法》《美从笔中生》《认认真真写字,端端正正做人》等,形成“艺术表演课程”板块,每周三下午在各年级开展书法社团活动,吸取书法特长学生参加,学生在丰富多样的书法特色课程中自主选择、自我发展,多方位感受艺术教育,陶冶了情操,提高了审美能力。
在上海市推行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的大背景下,学校以“展示即评价”为理念,探索以“直接经验”、“学习态度”、“活动过程”、“展示效果”等为新内容的书法教育评价准则,更好地为学生发展搭建平台,并在各类活动中让学生充分展示其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在市专家沈金龙老师指导下,2015年,学校创设了上海市小学生书法教学评价机制,设立了“丹顶鹤”奖,并在全市推广。几年来,学校深化“丹顶鹤”奖,从班级、年级、校级层面,分别设立了班级“丹顶鹤”章、年级设“丹顶鹤”票、校级设“丹顶鹤”星,并采用积分兑换形式,逐级兑换,层层递进式奖励,使之与上海市书法“丹顶鹤”奖的评价机制相对应。评价内容体现在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业成果三个维度上,让学生在争得“一章·一票·一星”的过程中,体验书法学习的快乐,享受成功的喜悦。
书法教育硕果累累
继2014年9月,学校60多名书法爱好者在上海孔子文化节亮相,在嘉定孔庙72座石狮子旁现场书写“弟子规”,组成了一道礼仪之墙、文化之廊之后,书法展,成为每年艺术活动中不容错过的文化之旅。2015年岁初的“普小——欧尚迎新春书画作品展”,让学生书画作品走出校园、走出家庭,市民们驻足观赏,流连忘返,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社会好评;5月初夏,举行了“书画通才”十三人书画展;2016年举行了“墨韵润童心,书展促成长”徐可绎个人书法展,集中展出徐可绎个人精心创作的70幅作品;2017年举行了“三生三师”师生书画展,及2018年的“人人会写字,班班有书法”、“百年普通,翰墨留香”回顾展,每一次的展览无不倾力传承着中国书法之文化精髓,而这些作品成为了流淌在全体师生、家长心间的美好。
我国素有书画同源之说,历代文人墨客均强调“以书入画,书画合一”。学校崇尚“翰墨育德 书画通才”之理想,以书法和国画教育为两翼,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目的,以学生社团建设为抓手,双管齐下,齐头并进。
近年来,墨趣书法社团、创情彩墨国画社团的学生在全国、市、区级的各项书画比赛中屡屡获奖,参加上海市校本课程特色展示、市艺术社团特色展示、嘉定品质教育特色活动展示、区红领巾艺术成果作品展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用艺术传递传统文化,用文化传递真挚友谊。
“通过书法和国画教育激发学生艺术个性潜能,让学生在书法绘画中展示智慧才能,在审美活动中提升文化素养。”张甦校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