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文化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2月20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曹燕珍:为天平放歌让我快乐
金霏 刘琳
  在一间布置极为雅致的客厅,我们见到了天平“名家坊”成员、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民歌演唱家曹燕珍。藤质的沙发、木制的书架、古朴的油画,几乎所有家具材质都散发着大自然的气息,正如曹燕珍所追求的艺术境界:“天然去雕饰”。

  不懈努力

  创作数个“第一”

  1971年,16岁的曹燕珍被特招进了广州空军文工团,从差点被淘汰到一跃成为文工团的台柱子。1979年,曹燕珍成为文革后中国唱片广州分公司选中灌录个人专辑唱片的“第一人”。

  次年,在第一次获得“羊城歌坛十大新秀”称号之后,曹燕珍被著名作曲家杨庶选中,成为珠江电影制片厂第一部荣获“百花奖”的故事片《乡情》中《盼哥》主题曲的演唱者,并随这成名曲第一次飞进了千家万户。1984年,生下儿子半年后的曹燕珍抓住唯一的高考机会,凭借优异成绩考入了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随后转业进入了上海民族乐团。

  1985年至1990年,曹燕珍率先在中国的上海、广州等城市,以及日本举行了轰动一时的民歌个人演唱会,1991年至1994年,她更是成为新加坡第一位邀请举办民歌个人演唱会的中国歌唱家,以及被连续邀请最多的一位。数年间,中外各大唱片公司为她录制了独唱专辑唱片、音带达二十多集(套)、400多首歌曲。

  冲破低潮

  成就“茉莉花皇后”

  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流行歌曲冲击国内乐坛,中国民歌走入低潮期,在很多演出场合,民歌歌手甚至被观众轰下台去,这让曹燕珍感到无比心痛。有一次,刚刚从国外载誉归来的曹燕珍在台上发怒了,她抓起话筒就喊:“这里是欣赏艺术的地方,不是起哄的地方。中国人自己不自尊自强,只会永远被人看不起!” 曹燕珍字字铿锵,赢得了乐迷们的掌声,捍卫了民族艺术的尊严。

  然而,发怒毕竟不能改变现状,为了寻求传播民歌魅力的途径,曹燕珍与友人合作花了两年多时间,搜集了全国20多个省份风格迥异的《茉莉花》,出版了一张集音乐欣赏、教育和资料收藏为一体的《茉莉花》唱片专辑,并被再度出版献礼于上海世博会。

  曹燕珍说:“《茉莉花》是第一首传到国外的中国民歌,人们可以从熟悉的旋律开始,继而发现有那么多不同的茉莉花‘开遍’中国,由此走近和了解各地民歌的美。”新加坡媒体因此将她封为了“茉莉花皇后”。 

  情系天平

  为“左邻右舍们”献歌

  1995年,曹燕珍一家搬到吴兴路,天平街道领导历来重视社区文化建设,这种尊重文化尊重艺术家的做法也一直感动着她。在每年一度举办的新春团拜联谊活动中,他们总是将秦怡、陈燮阳、曹燕珍等十几位居住在社区的名人名家约聚一堂,共同为创建更好的社区文化建言献策,这便有了“名家坊”的雏形。

  十几年来,几乎每一年曹燕珍都会在天平家园的舞台上为“左邻右舍”尽情放歌,老百姓欢喜,曹燕珍心里更高兴:“他们的掌声最让人心暖了,‘名家坊’把艺术家和社区居民紧紧联系在一起,这种彼此的尊重与和谐就像串起来的无形密码,看不见,摸不着,却有着强大的凝聚力,这份社区家园的归属感让人幸福与快乐。”

  这两年,渐退幕后的曹燕珍将时间调整为三个1/3:亲情友情、事业发展及个人爱好。但,曹燕珍动情地说:“无论何时,为天平放歌让我备感快乐,天平家园永远是我温暖的梦。”

  记者 金霏 实习生 刘琳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社区广角
   第03版:家园建设
   第04版:特别关注
   第05版:社区党建
   第06版:为您服务
   第07版:梧桐树下
   第08版:文化新闻
以文化孕育和谐 以文化凝聚力量
曹燕珍:为天平放歌让我快乐
社区举行“欢乐一家亲”元宵游园会
社区为学子举办一系列寒假活动
金婚、银婚夫妇共度情人节
天平社区(街道)居民区工作者招聘启事
天平家园文化新闻08曹燕珍:为天平放歌让我快乐 2012-02-20 2 2012年02月2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