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银杏长廊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3月15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40年来,从未改变
  ●姓名:叶正云 

  ●单位:上海朱家角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党支部 

  ●入党时间: 

    1979年5月15日

  1979年5月15日,那是在烽火弥漫的越南,入伍2年多、23岁的我对着党旗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叶正云同志,欢迎加入党的大怀抱!”当我还在沉浸于入党的喜悦,一个低沉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那是出自我的入党介绍人,广西凭祥53739部队特务连通讯排长张炳福的声音,一个严肃一本正经的人满怀感情地和我说……

  在那战乱的异地,朝不保夕的日子里,荣誉感带给我们这些20出头年轻人战斗下去的勇气,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便是一种莫大的鼓励,这是我第三次申请入党,但从未想到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来到了党的大家庭,那天我们彻夜未眠,唯一记得是我们共同许愿,我愿为她奉献我的一生,绝不辜负她的名声。

  1981年我带着4次连嘉奖,1次团嘉奖的成绩光荣退伍,进入我人生的另一个阶段。

  1985年我调任沈巷乡徐家浜村党支部,担任支部书记,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正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折期,对于群众强烈的求富愿望,作为一个时刻以党的思想为纲领的人,必须以自己的行动带头,参与“抓庭院建设,创文明家园”活动,让徐家浜的村民群众一个个富起来。

  我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思想决策中学习理论知识,转变干部长期受“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和“姓社”、“姓资”的束缚和禁锢;与村民谈心了解他们的诉求,通过开展知识讲座,打消村民的疑惑;并到其他地区实地考察,“取经”回来积极落实效仿,克服了一个个技术难题,排除了一个个心理障碍,让小小的庭院托起了富民的希望。不到2年的时间,沈巷庭院经济开出了“金娃娃”,市农委、市文明办领导多次到村里视察,并向全市推广,1986年被评为上海市精神文明先进村。村民群众们既富了“口袋”又富了“脑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促进,获得了双丰收,而我也没辜负党对我的希望,成功地做好了角色的转变。

  1987年9月,我在党的召唤下,调离徐家浜村,无怨无悔的奔赴下一个“战场”。

  时间来到了2016年,眼看着我快到了退休的年龄,现在回想起年轻时候的种种事迹,从一个刚入党的毛头小子,喊着天不怕地不怕的豪言壮语;到心情激昂,带着大家创事业,有着无比冲劲的带头人;再到现在淡薄如水的和每一个将要入党的年轻人侃侃而谈,致力于培育一批又一批的年轻入党积极分子嘴里的那个叶书记。

  在这37年党员生涯里,我亲身经历了风风雨雨,更亲眼目睹了我们党走过的辉煌历程,唯一不变的理念永远是那入党那一天的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古镇新闻
   第03版:水都新韵
   第04版:岁月追忆
   第05版:人文旅游
   第06版:泰安桥下
   第07版:银杏长廊
   第08版:漕溪拾贝
沈括上山看桃花
班里来了个“洋娃娃”
掌握与人相处的规律
40年来,从未改变
“被需要”是一种幸福
朱家角银杏长廊0740年来,从未改变 2017-03-15 2 2017年03月1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