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朱家角本地人,还记得小时候最期待的就是在美周弄一周吃一次小笼包子及一月理一次发。理发的钱师傅那令人眼花缭乱的理发技巧令我记忆深刻!几年前,我在医院坐诊时偶遇他家人,问起他的近况,原本以为经过几十年的积累,钱师傅的技艺想必更为精湛了,谁知他家人告知我钱师傅几年前得了“怪病”,拿东西时手就会不由自主的抖动,连日常吃饭都难,自然无法在帮别人理发了。
在我们周围类似的患者还有很多,而得了这类症状的患者往往会有很大的心理压力,周围人的异样眼光及对未知疾病的恐惧感,还有就是在一般人的认知中,这种症状就是帕金森病——那个虽不是癌症,但仍让很多人“谈虎色变”的疾病!其实,这种症状在医学上叫特发性震颤,又称良性震颤,从字面意思就可以看出这不是什么绝症和恶性疾病。它的病因目前无法明确,遗传基因及环境因素均可引起特发性震颤,目前也没有关于它的有针对性的特效药,有些人少量饮酒可减轻震颤,而对于帕金森病患者饮酒是没用的。
典型症状通常是两侧对称性出现震颤,以手部为起始部位,影响到头颈部、声音,躯干及腿部;在执行某些精细动作时,比如拿水杯、拿针线、用筷子夹菜等动作时会加重抖动;随着病情的进展,抖的频率下降,但抖的幅度增加,导致较为严重的功能障碍,患者常难以控制抖动,因而影响工作和生活。这是一个极其缓慢的过程,一般在发病10-20年后影响活动,平时可长期处于稳定状态。
所以“抖抖病”并不可怕,只需要患者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正面积极面对生活,严格参与自我管理。饮食上,以清淡为主,多食蔬菜水果,少吃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食物,避免饮用咖啡以及酒精;平时多参加一些有助肢体活动的轻微劳动如散步、打拳等,并进行关节、肌肉的按摩等;有些患者思想负担比较重,这时还需要家人的鼓励和支持。
总之,这是一个无法预防和根治,但却可以通过自我控制延缓发病过程的疾病,无需过度忧虑。平时定期体检,保持乐观心情,坚持适量运动,注意保暖防寒,出现症状后及时就医,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