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步,正步,跑步。”“敬礼,礼毕。跨立,立正。”上海公安学院入学教育训练现场上,1092名2017级新生训练热情高涨,新生队列会操方队“三大步伐”一气呵成,一套生龙活虎的擒敌拳操打出了警校学生的风采,内务比赛更是把警校学生刚柔相济的一面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入校的一个月内,新生将练就“十八变武艺”,实现普通高中生、普通大学生和社会青年向公安学警的“华丽转身”。
封闭集训锤炼新生
这批新生入校后,全部着人民警察制式服装,佩戴学员标识,实行警务化管理。按照该院入学教育训练传统“培养菜单”,入校首先要接受为期1个月的集中封闭式训练,并要求通过职业意识、队列动作、行为规范、作风纪律、体能素质等内容考核,才能进入后续的专业学习阶段。
今年6月14日,上海公安学院正式揭牌成立,学院全面贯彻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提出的“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总要求,抓住新生入学教育契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组织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入学教育封闭集训。在封闭集训期间,学院针对学生身心特点和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建构需要,按照“启航”“挑战”“淬炼”“蜕变”四个阶段,重点对德育、时政、纪律、仪式等主要内容进行教育,并采取“听、说、读、写、评”的教育方式,强化学生的忠诚意识、职业意识、纪律意识、吃苦意识、团队意识,增强学生的职业归属感和荣誉感,使之具备一名“预备警官”应有的职业素养。
在训练现场看到的女生齐刷刷短发,绝对不超过衣领以下。上海交大毕业考入学院的女学员陈思佳告诉记者,在接到入学通知书后,她已经按照入学要求理过发报到的,没想到还是检查不合格,干脆“一剪到底”并安慰自己这就是警校女生“专利品”。
磨炼迎来蜕变
以544分考进学院的2017级本科新生胡嘉雯告诉记者:属于警校学生的“专利品”远远不止这些。吹熄灯号后紧急集合3公里拉练,一人迟到全班罚唱警歌,内务扣分罚抄警务化管理条例,手夹纸张练警姿,拉背包带练正步,两人一组通宵站安全岗……从嫩白到黝黑的转变,从质疑到内心坚定的蜕变。
无独有偶,治安专业的第二专科新生诸思越被学院集训支队前不久组织“千人叠被”壮观场面彻底“震住了”!也从而改变了把时间用到“无所谓”的整理内务上的幼稚想法,并由此实现了自己被子从“花卷”到“豆腐块”的变化。在这种训练环境中,他真真切切感受到:来到公安学院后,自己完全就像一个蹒跚学步、咿呀学语的“婴儿”,并懂得了这些“规矩”真正内涵,二人成行、三人成列……教会的不仅仅是队列,更是一种警察纪律;校园内看到师长,点头微笑、行注目礼,喊老师好!这不是一种礼节,而是一种感恩,一种融入“预备警官”骨髓的情怀和精神。
在训练现场,学院2017级新生集训支队负责人杨竞超告诉记者。这批新生从早上6点起床,一直到晚上10点熄灯睡觉,从早操、洗漱、整理内务到打扫公共卫生,训练内容几乎安排到了每一秒。训练内容从思政教育到作风纪律,从聆听公安英模事迹报告会到组织“光荣梦想”主题征文,从组织拟写家书寄发给父母到组织用人单位到学院来举办“共享成长”主题团会,从组织每天的内务检查到要求叠成方块的抹布摆放位置都进行量化考核……近乎用“苛刻”来形容的入学教育训练,主要目的是通过高强度的封闭集训,促使新生思想作风上迅速转变,在这种环境中才能达到新生丢掉身上的“娇气”,摆正自己是一名公安学警的自我认识。
有了这场入学教育“第一课”,这些年轻的公安学警从警生涯的每一步将会走得更加从容和坚定。明天,申城的平安有了他们将会更加精彩!
相关链接
今年的2017级新生,包括150名首批招录的治安学、侦查学、警务指挥与战术、刑事科学技术、网络安全与执法5个本科专业新生。该批全日制本科新生是通过公安机关的面试(含体检)、体能测试后,按照10:1的男女比例从全市84所中学高考提前批录取。
上海公安学院2017年6月14日揭牌成立后,5个本科专业第一批分别招收30名新生,明年将在今年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招生规模,本科专业新生将在校接受4年的学习,每个专业平均要完成12门以上的公共基础课、13门专业基础课、7门专业课、10门选修课等40余门课程,并且经过入学教育和军训、专业见习、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学习实践环节,共计要修满170个以上的学分,合格毕业后参加本市公务员主管部门和公安部门面向公安院校毕业生单独组织的录用考试,通过考试录用到本市公安机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