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宜青春”的项目名称取自上海话中的“适宜”,希望用“适”合“宜”川青少年的、也让青少年“适宜”的方法,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两性关系,掌握青春期健康知识,营造一个开放、接纳、理解、保护的青春期成长环境。这一项目于2015年4月正式启动,主要面向宜川辖区14~25周岁的在校青少年和社区青少年,并以辖区学校八年级的学生作为试点。
“适宜青春”项目主要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寓教于乐,倡导青少年学习积极正向的青春期知识,学会正确处理青春期可能遇到的困惑和障碍。项目在学生中赢得良好口碑。
青春≠颜值,做一个自信的我
经过“适宜青春”的专门辅导,学生乐乐感到获益良多。原来,乐乐自从进入青春期后,就发现自己日渐发胖,胸部突出明显,这是青春期的生理变化。班里的女同学凑在一起总是喜欢谈论模特、明星的好身材和高颜值,看到乐乐发育的身材,都暗地里嘲笑她,令乐乐感到自卑,上课无精打采,人际交往也越来越不自信。针对乐乐表现出的对青春期的不适应问题,一方面“适宜青春”项目的主持人、志愿者以朋友的身份进入乐乐的生活,帮助她一起寻找“发胖”的原因,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她处理不良情绪的能力;另一方面,项目志愿者通过集体活动对乐乐和同学的价值观进行引导,营造平等、接纳的成长环境。如今,乐乐的身体素质提高了,心态发生了积极的转变,不再介意别人的眼光,而是充满自信地融入到集体中。
“不能说的悄悄话”,亲子沟通重在信任
文前提到的悠悠来自一个单亲家庭,她和父亲相依为命。进入青春期后,女孩的生理、心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是她觉得男女有别,关于身体发育的问题,实在对她的父亲难以启口。而父亲眼看着女儿进入青春期,又不懂得如何对她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适宜青春”项目的主持人和志愿者利用开展“沟通之道”家长培训的机会,与她的父亲进行沟通,缓解父亲的精神压力;同时,志愿者与悠悠保持联系,只要悠悠对青春期知识有需求,就会为她答疑解惑。志愿者以中间人的角色为父女俩制造交流机会,让他们在轻松温馨的氛围中敞开心扉,讨论青春期的话题时不会觉得尴尬。
其实你懂我的心,家庭教育也有技巧
许多父母都会有这样的感受——随着自己孩子的慢慢长大,他们的自主意识变得越来越强。青春期的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甚至有些叛逆,容易与家长产生一些冲突,这一阶段,他们与父母的亲密度和了解程度会较儿时有所降低。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位老师,青春期教育中,家长起到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为了使家长掌握与青春期孩子沟通的有效方法,“适宜青春”在开展“沟通之道”家长培训项目的同时,也将学生家长请入青春健康教育的小组活动,利用暑期开展“青春Family”亲子平行小组活动,并着重对参与项目的家长开展亲子沟通互动技能方面的辅导。在专业主持人和志愿者的引领下,参与项目的8个家庭家长都学习到了换位思考、乐于聆听、分享感受等“对话”技巧。
“适宜青春”项目开展三年来,时刻关注青少年成长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不断总结提炼推陈出新,通过拆解问题寻找对策,从青少年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出发,开展全方位的青春健康教育服务,为学生青春期的教育搭建出一个新鲜、趣味、有效的平台。(文中案例均为化名) 普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