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底,《马双喜书画印专集》由上海锦龙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设计制作出版,为沪上艺坛增添了一抹亮色。该专集收集了双喜君近年书法、篆刻及国画作品数十件。这些作品或气势磅礴、雄强有力,或韵味内敛、形象生动……扎实的传统功力和强烈的现代创作理念和谐统一,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个人艺术风貌。可喜可贺。
书、画、印虽各有多种创作方式,但都离不开点画线条的表现。观其书画印之点画线条,每一笔似乎都是活的,可谓神采焕然,变化无穷,充满质感和节律之美。最难能可贵处还是双喜君以书法、篆刻之法,触类旁通,专攻国画,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构图皆有独特审美,笔触技法发乎心灵,表象之下,潜藏着灵性。双喜君的《求道图》《青山不语,空亭无人》《荷盖避鱼》等国画作品便可称为他的力作。
西方近现代艺术强调个性和独创,中国先哲的美学精髓是“独诣”和“存我”,换言之,没有创造,便谈不上艺术,不如法炮制,不步履前人,才是艺术的生命力与价值所在。双喜君深谙此理。他从不盲目崇拜和盲目追从,而是凭借着深厚的功底和独立的创作理念,广为借鉴和吸收古今中外的艺术神髓,然后将各种养分有机融合、过滤,转化为自己的艺术语言。而这种善“化”(吸收)会“变”(创造)的素养和能耐不经过艰辛的十月怀胎哪能呱呱坠地呢?双喜君一再强调自己要笨鸟先飞。他以“废画三千”自勉,几乎到了不分昼夜、物我两忘和废寝忘食的地步。他爱人一句“勤奋得不能再勤奋”的话,道出了双喜君对艺术无限钟情和不懈追求的真实状态。
“既是艺术家,他就是创造者。”这是十九世纪法国画家、野兽派创始人亨利·马蒂斯的一句名言,也是双喜君的座右铭。他说,艺术家之“创作”,与发明家之“发明”,都是一种创造。他说,他用全部的生命和激情在寻找那个感觉,在捕捉那个不能时时相伴于他的“幽灵”……
大凡优秀艺术家,天分、悟性、根基、学养、勤奋、创新,缺一不可。双喜君尚有探索、登攀之路要走。这是一条无有穷尽的艺术之途。
双喜君书法师从周志高。10年前便已跻身海上书坛佼佼者之列,并有个人书法专集问世。其书法、篆刻作品在中国书法家协会和西泠印社主办的全国级以上展览中入展、获奖数十次,近来又入展《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大展》,国画作品入展上海美术作品及第五届上海美术大展等。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愿双喜君荡起思想之桨,不断走向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