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警803》广播剧已播出800多集,时间跨度二十年,刑警火热的战斗生活通过电波飞入寻常百姓家,如今“803”可谓是家喻户晓,广播剧至今还受到听众的普遍喜爱。“803”如今已成为刑警的代名词,《刑警803》广播剧已成为上海文化的一个品牌,且影响深远,这是我始料未及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公安工作对老百姓来说还是非常神秘的,一般不对外宣传破案的事,有时案件社会影响很大,也只是简单地报道发案、破案和判刑的结果,那也是层层把关,严格审批。
1989年的初春,市公安局法宣处的两位同志来刑侦处找我,提出想要与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合作,讲述刑警破案的故事,我心想介绍一下刑警的忠诚奉献精神和艰难破案的故事,未尝不可,只要把握底线,对那些破案手段保密就无大碍,于是热情地说:“非常欢迎电台组织剧作家到这里来体验生活,创作和反映当代刑警的战斗生活,他们什么都可以看,什么都可以问,积极配合,一路绿灯。”
应该说,促成公安局与文广局“联姻”,胎生出《刑警803》广播剧,两个局的领导起了很大的作用,通过几位“热心人”的穿针引线,剧作家们深入刑侦处体验生活,他们与侦查员们一起出现场、分析案情、同吃同住,亲眼目睹了刑警的坚忍不拔和大智大勇,以及艰苦的工作环境,看到了刑警出生入死、日夜连轴转、无法顾家,餐风露宿,粗茶淡饭……剧作家们被刑警默默奉献的精神深深感动,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激情,谱写出了贴近生活、鲜活感人的剧本,经过演员的精彩表演,更是引人入胜。
《刑警803》广播剧于1990年8月10日正式开播。神秘的公安又开启了一扇新窗口,让老百姓通过这个窗口看到了刑警的战斗英姿和铁血风采。
广播剧《刑警803》通过电波飞入寻常百姓家后,立刻受到了广大听众喜爱,尤其是出租车司机更是“爱不释耳”,听说文学大师巴金老人也非常爱听,不仅有上海的听众,江浙一带听众也慕名收听,最后辐射到全国,成千上万的听众成了“803”的粉丝。
广播剧的播出,使广大听众了解和理解了刑警,在刑警的侦破工作中,老百姓一听说是“803”刑警,非常热情,给予了我们刑警诸多的支持和帮助,使我们的破案工作更加顺利,形成了良性循环;同时刑警铲除了社会毒瘤,为上海创造了更加良好安全的社会环境;另外案件的侦破,对犯罪分子也起到了震慑作用,还有广播剧对市民提高警惕如何加强防范也起到了教科书的作用。总之,广播剧的播出,公安局和文广局是双赢,起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收益最大的还是公安。
没想到刑警的战斗生活通过文艺形式的传播会起到如此巨大的作用,其作用是潜移默化的,更是长久深远的,这给我一个启迪,公安应该努力通过诗歌、小说、报告文学和电影、电视,以及歌曲、小品等各种艺术形式来塑造各警种的模范人物,使广大民警学习模仿,使更多的群众理解民警,支持民警的工作。
我与刑警结下了不解之缘,虽已退休赋闲,当我仍魂系“803”。我会自觉关注刑案的发生、破获、动向、特点和规律;关切“803”战友的战斗和生活;关心群众对“803”的评说。愿“803”创建更多的业绩,为广播剧的精品力作提供丰富生动的素材,使它常存常青,让老百姓喜闻乐见。
(作者系上海市公安局原副局长、刑侦专家)
刑警们有句名言,再复杂的案子,破了总是简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