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3:新智/人与自然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3月09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X光下看鱼
凌启渝
海马 优雅的海马,身长不到3厘米。卷曲的尾部便于抓住藻类或珊瑚。这个品种的海马是日本水域特有的。
刺背鳚 X光照片揭示它骨骼的细节,特别是背部的多刺背鳍。这件样品是1910年在美国加州采集的,经历一个世纪细部依然清晰。
楔尾鳞鲀 鳞鲀为什么也称为扳机鱼?在照片中看得更清楚。原来,它会竖起2根尖利的背骨吓唬天敌,前一根长而粗,后一根较短——就像是枪上的扳机——支撑着前者。
毒海鳗 生活在咸水中的毒海鳗。鳗鱼是珊瑚礁上传奇性的掠夺者。照片中位于咽部的第二组颚是它的鳃弓,由骨和软骨组成,支撑着主要呼吸器官鳃。
刺鲀 为防掠食者,刺鲀让海水进入胃部,身体膨胀成又圆又硬、刚毛遍布的球。
月鲹 身体扁平,长着大脑袋的月鲹。
  位于华盛顿特区的美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正在举办一个名为《X光下看鱼》的新奇展览。史密森学会的鱼类研究科学家以X光视野为特色,让参观者得到对海洋生物独特的视觉感受。访客将能分享40幅美妙绝伦、体现鱼类特有魅力的图像。所有的鱼体照片(包括X光下)都由自然历史博物馆鱼类分区的专家桑德拉·雷登拍摄。所摄的样品包括诸多奇鱼,如双髻鲨、蝙蝠鱼、深海垂钓鱼,甚至还有神秘的腔棘鱼,这是一度被认为与恐龙同时灭绝的史前鱼类,直到1938年才在科摩罗群岛再次发现。

  这个展览将持续到8月,以后还将作为史密森学会巡回展览的一部分,在2015年前在10个不同城市巡展。

  第一部X光机器是在1895年发明的,一年后新技术就被用于医学领域。它帮助科学家采集所研究样品内在的生物学重要信息,一直是医学、考古和其他许多研究领域的得力工具。就拿鱼来说,X光能揭示鱼类的生活习性,如食物偏爱、生长模式,以及种属之间的进化差异。通过观察X光透视下的骨骼,能对鱼的栖息地、体型差异和适应性作相关研究,帮助科学家确定物种如何在不同的环境中幸存,这在环境变化日增的当今世界里有决定性的意义。在X光发现之前,科学家只能通过解剖获得这些信息,既花费时间和精力,最后还必须毁坏样品。而X光让鱼类学者能以快速、方便而非破坏性的方法提升自己的研究工作。

  “鱼骨骼的比较研究揭示了鱼的进化和多样性故事,”博物馆的鱼研究科学家林恩·帕伦蒂说,“我们准备这个展览,让大家能分享一些美丽而富含生物复杂性的图像,而那正是史密森学会鱼类学者和其在世界各地的同事有幸每天接触的内容。”      凌启渝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第A03版: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第A04版: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第A05版: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评论·综合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财经新闻
   第A11版:法治视窗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目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3·15专刊
   第A21版:3·15专刊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职场方圆
   第A25版:公众服务
   第A26版:广告
   第A27版:理财·周末看点
   第A28版:股市分析
   第A29版:新民环球
   第A30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31版:新民环球/社会·博览
   第A32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全家乐
   第B04版:休闲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新民时尚
   第B10版:时尚/城市玩家
   第B11版:时尚/男士部落
   第B12版:地产新闻
   第B13版:广告
   第B14版:时尚/美容扮靓
   第B15版:时尚/秀场故事
   第B16版:时尚/单品冲浪
   第B17版:现代家居
   第B18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19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20版:家装之窗
   第B21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22版:广告
   第B23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24版:新智
   第B25版:生活
   第B26版:E生活/数字世界
   第B27版:E生活/家电生活
   第B28版:E生活/数字家庭
全球变暖将令人类变小
X光下看鱼
新民晚报新智/人与自然B23X光下看鱼 2012-03-09 2 2012年03月0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