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4:新智
     
本版列表新闻
~~~——《碟中谍4》反恐新技术揭秘
     
2012年03月09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片中的科幻新技术能实现吗?
——《碟中谍4》反恐新技术揭秘
青云
■壁虎手套
■隐形眼镜式相机
■同位素追踪
■金属悬浮衣
■侵入电脑网络
  用贴在眼球上的摄像机在人群中找到要跟踪的目标,用壁虎手套攀爬高楼,随意控制大楼电梯,把人体悬浮在空中……近期在各地影院上映的美国科幻大片《碟中谍4:幽灵计划》,展示了一些正在研制中的反恐新技术。这些酷炫的新技术真的能实现吗?

  面部识别

  特工哈纳韦戴上隐形眼镜式摄像头,手机中的面部识别软件帮助他在茫茫人海中寻找到要跟踪的对象。夺取了重要的文件之后,哈纳韦轻松地走上归程,面部识别软件帮助哈纳韦识别到迎面走来的美女是杀手莫洛,并显示出杀手的姓名和相关信息。面部识别是一种已经进入实用阶段的新技术。但是,像影片中那样将无线摄像头内置在一个薄薄的隐形眼镜上,目前还有一定的难度。面部识别系统通过摄影头从人群中搜集人脸,然后通过软件进行面部特征分析,利用网络数据库中的面部信息来锁定要查找的人物,就像哈纳韦从火车站人群中寻找到目标人物一样。当然,这套系统也能识别单个人物的身份,并对可疑人物进行报警,就像影片中手机在杀手莫洛出现时报警一样。 

  侵入电脑网络 

  具有高级电脑黑客本领的特工班吉多次侵入到内部电脑网络中,控制监狱的门禁系统,控制大楼的电梯系统。电脑黑客通过互联网入侵到他人的电脑或某个机构的服务器,不时会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然而,监狱的门禁系统和大楼的电梯系统一般是不和互联网相连的。因此,需要事先派人实际抵达这些系统的控制中心,安装信息发射器,再通过远程电脑进行控制。在哈利法塔那场惊心动魄的爬楼戏中,伊森为何要爬高楼,就是为了侵入到电梯控制中心去安装发射器。在特工伊森和班吉装扮成俄罗斯军官进入到克林姆林宫时,特工简通过气球把一个发射器投入到克林姆林宫内部服务器区域,班吉再通过手机来更新服务器数据库。结果卫兵第一次没有刷出对应的身份资料,而在他们对数据库的更新完成后才刷出资料。 

  全息影像 

  在俄罗斯克里姆林宫里,特工伊森和班吉用iPad在荧幕上投射出走廊尽头雕像的全息影像,并进行仿真渲染。所有的光都拥有三种属性,它们分别是强度、颜色和方向。全息摄影是唯一能同时捕捉到光的三种属性的一种摄影术,通过激光技术,它能记录下光射到物体上再折射出来的方向,逼真地再现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真实景象。由于影片中的特工们要不断把影像逼近保安,因此在空间感上还要做一些处理,电影中用到了人眼动态捕捉感应器。这种感应器能够捕捉到图像观看者眼睛的位置和距离,并根据其目光的移动和距离的改变来调整图像的细节。 

  壁虎手套 

  特工伊森为了能够入侵迪拜哈利法塔的保安系统控制电梯,必须在20多分钟内从外墙爬上顶层的控制中心,他采用了可以吸附在墙壁上的壁虎手套来助力。目前,英国BAE系统公司已经研制成功可用于制造壁虎手套的新材料。这种吸附能力很强的“人造壁虎材料”成功地模仿了壁虎的足部结构,可让攀爬变得轻而易举。经过初步试验,BAE系统公司研制的“人造壁虎材料”吸附作用显著,一平方米大小的新材料便能吊起一辆家用轿车。当然,要用这种材料来制成可以攀爬自如的壁虎手套,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即使壁虎手套研制成功,能源供给依然是个大问题,如果像影片中那样半途就能源耗尽,对使用者的人身安全会带来严重威胁。 

  无线传输打印 

  影片中特工勃兰特在眼球上贴上了隐形眼镜式照相机。勃兰特只要眨两次眼,便可将所看到的核弹密码文件进行拍照,并通过无线传输技术远程输送到特工简所在的房间,手提箱中的打印机接收到信号后将文件打印出来。无线打印技术并不稀罕,许多办公楼中都有这样的设备。只要在传统的打印机上安装上无线信号接收器件,就可以完成一定距离内的电子设备发送的打印需求。目前还没有实现的技术是影片中的隐形眼镜式照相机。它需要用到十分精确的自动对焦功能,把所看到的文件完全拍摄下来,不能把超出文件的背景拍摄下来,也不能只拍摄部分文件。也就是说,要让照相机像复印机一样精确和清晰。这是现有的相机很难做到的,更不用说把它缩小到只有隐形眼镜的尺寸。 

  同位素追踪 

  迪拜漫天的黄沙中,伊森艰难地追踪恐怖分子亨德里克斯,可沙尘暴越来越强,几乎看不见人影。此时,伊森启动手机中的同位素追踪软件。在移交复制的核弹密码文件之前,特工们已经把放射性同位素化学物质涂在了打印纸上,而那些打印纸此时正在亨德里克斯的手提箱中。影片中用到的同位素追踪技术虽然在现实中还没有,不过它是有理论依据的。在生物学、化学和环境科学的研究中,科学家往往给被研究对象注入一定量的反射性同位素化学物质,利用放射性来追踪同位素在生物体内或环境中的移动过程,这往往需要大型放射性探测仪器近距离探测。影片中,伊森可用手机软件来追踪几十米范围内带有微量放射性同位素的文件,这在现实中还做不到。 

  悬浮衣 

  特工勃兰特通过排风井进入卫星控制中心的管道系统,为了避免从高空摔到排风扇上撞死,也为了避免碰到滚烫的金属板或引发警报装置,他穿上了一件磁悬浮外衣悬浮在管道中进行操作。影片中的悬浮衣采用的是已经较为成熟的磁悬浮技术,现在这种技术已经应用于我们熟知的磁悬浮列车。目前,英国科学家正在研制应急救灾用的金属悬浮衣。比如,在某座大楼里安装磁悬浮天井,当火灾、地震等灾害发生时,大楼内的居民穿着金属衣从磁悬浮天井中往下跳,磁悬浮天井提供的悬浮力可让跳楼者缓慢下降而不受伤。就算这样简单功能的悬浮衣也还处于试验阶段,要制造影片中那样精密的悬浮衣就更难了。 

  车窗式导航仪 

  当伊森为阻止核弹发射而飙车狂奔时,却发现自己不认识印度孟买市的路。这时,副驾驶座上的班吉轻轻一挥手,车子前挡风玻璃瞬间变身成为一个全触控导航仪,不仅能显示移动定位地图信息,还能感知前方的行人和障碍物。当然,对这些导航仪的操控全部只需触摸即可。目前,科学家研制车窗式导航仪提出了两种方案,一种是直接让车窗作为显示屏,与之相连接的微型电脑隐藏在仪表板内;一种是让车窗作为投影屏,一个微型的投影仪把导航结果投射到车窗上。无论是哪一种显示方案,都可以用手触摸进行操控,在影片中汽车上的导航仪属于显示屏类型,这也是未来车窗式导航仪的主要类型。 

  青云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第A03版: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第A04版: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第A05版: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评论·综合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财经新闻
   第A11版:法治视窗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目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3·15专刊
   第A21版:3·15专刊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职场方圆
   第A25版:公众服务
   第A26版:广告
   第A27版:理财·周末看点
   第A28版:股市分析
   第A29版:新民环球
   第A30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31版:新民环球/社会·博览
   第A32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全家乐
   第B04版:休闲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新民时尚
   第B10版:时尚/城市玩家
   第B11版:时尚/男士部落
   第B12版:地产新闻
   第B13版:广告
   第B14版:时尚/美容扮靓
   第B15版:时尚/秀场故事
   第B16版:时尚/单品冲浪
   第B17版:现代家居
   第B18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19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20版:家装之窗
   第B21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22版:广告
   第B23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24版:新智
   第B25版:生活
   第B26版:E生活/数字世界
   第B27版:E生活/家电生活
   第B28版:E生活/数字家庭
大片中的科幻新技术能实现吗?
新民晚报新智B24大片中的科幻新技术能实现吗? 2012-03-09 2 2012年03月0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