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鞋变果冻”没有根据
“我在果冻行业待的时间不下10年,所谓果冻添加工业明胶的说法毫无根据。”福建亲亲股份有限公司品质管理部副总经理辛亚东接受采访说。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糖果专业委员会10日发表声明,果冻的主要原料为:水、食糖、增稠剂、魔芋粉、酸味剂、食用香精香料、色素等。果冻中的增稠剂通常来源于卡拉胶、海藻酸钠等海藻提取物或者其他膳食纤维。据介绍卡拉胶一般是从海藻等植物中提取。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供给记者的资料显示,2010年以来,每年均对果冻产品实施省级监督抽查,共监督抽查155批次,仅3批次不合格,均和明胶没有关系。
“内幕说”引发不良后果
“……尽管我们分别在电话中和协会的官网上作了充分的说明,但仍然能够强烈地感觉到消费者的担忧和疑虑。更为严重的是,据我会刚刚收到的消息,已经有多家果冻企业陆续接到多个地方监管管理部门要求‘果冻产品全面下架待检查’的通知。”福建亲亲股份有限公司行政部总经理肖锦根向记者展示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糖果专业委员会11日的一份函件。
“每年的1月份到中秋之前的这段时间是果冻销售旺季,目前冲击波已经出现了。”辛亚东说,微博传言是9日发布的,10日一些卖场马上要求我们出具相关声明,否则就让产品下架。11日上午公司赶紧给经销商提供了“关于果冻产品中未添加明胶的声明”。
蜡笔小新(福建)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品牌管理中心负责人王小喜说,这个传言最糟糕的就是“不细说”,让大家都去猜测。
信息发布者可能被起诉
对于果冻“内幕说”事件,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糖果专业委员会在相关函件中表示,“在互联网这一越来越广阔的平台上,网民和博主应该加强自律,名人更应该自律。”“不能排除未来代表行业对微博信息发布者进行起诉的可能。”
至于如何杜绝此类事件发生,晋江市食品行业协会秘书长陈昌熙表示,需要企业、媒介和政府三方共同努力。企业首先要加强自律,保证产品质量没有问题;媒介要负责任,不要放过对坏企业的监督,也不能冤枉好企业;政府应该利用权威性积极介入相关事件的协调解决。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 许雪毅
(据新华社福州4月1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