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的好玩之处,在于它的以小见大,寓情于景。构思、营造一盆盆景,在选择素材时就要有所考虑。一是植株外形要“老态龙钟”,且经得起折磨。这折磨指的是耐种,能抗较恶劣的天气,乃至一定的外力;二是搭配、设计“景色”的框架。如直干式、曲干式、卧干式、横斜式、悬崖式、丛林式、附石式等。
听花友介绍,柏的品种中,有一种叫新西兰珍珠柏的植株,易栽好养,是制作盆景的绝佳材料,且价廉物美。确实,这品种的植株,摊主一般不把它放在眼里,丢在角角落落,并不专心管理。因而,枝叶时常积了不少尘土,显得蓬头垢面。我打听了一下价钱,除造型好、主干粗壮些要卖四五十元外,一般性的,开价仅十来块钱一棵。我挑选了五棵(注意:必须单数,切忌逢双;还要考虑造型搭配),上盆栽入一只长18厘米、宽13厘米、高5厘米的紫砂长方盆内。布局是:三棵一撮在左前,两棵集中在右后,以造成景色远近错落之差。上盆后,浸足水,又用喷壶在叶面喷洒几次,冲去灰土,让其露出翠绿的丛叶。为增添盆景之生气,我在近处放置两间茅舍,不远处点两颗零星卵石,尤其是在近端长草处,安上一对小熊猫,相拥而立,憨态可掬,宛如一幅山野生态图景。
当我静下心来细细端详,才明白何谓珍珠柏:盖因它的叶瓣细密、坚硬,呈短针状,犹如一颗颗玲珑晶莹的珍珠,故名耳。至于是否从新西兰飘洋过海而来,我想,这分明是商家的广告手段而已。
我这盆珍珠柏已经过一个秋冬的考验,安然无恙。刚过的冬天低温、多雨。上海地区虽未下大雪,但飘过小雪,落冰粒,我几乎一直将其置于室外。它不畏冷,不怕风,生性倔强,用不着主人过多操心。这对有着多种兴趣爱好的笔者来说,实在适合不过,即便有时外出几天,对它置之不理,亦不会损其半根毫毛。回家浇水整理,照样生机勃勃。珍珠柏盆景,着实惹人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