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吧,坐着,你不太能分辨中国的男人和外国的男人。当他们沉默着。他们的额头浮现着属于男人的孤独和属于男人的梦想。他们的双目时而放光时而暗淡。酒吧体现着男人的世界性与雄性生命的本质特性。自然的野性与向往自由的感情在灯光中含蓄着,在夜空中约束着,雄性与文雅那么美妙地融合于一体。酒吧离不开男人,一如男人离不开酒吧。从美国30年代的牛仔,到今日的IT上海男。
喜欢这个酒吧的名字,是因为它像一部电影的片名,它的确是一部美国电影的名字。那一对老外夫妇,可能也是慕名而来,晚上10点一过,酒吧几乎没有空位之时,他们与我拼了一桌。他们向我友好地点头微笑,我也向他们微笑点头。仅此而已。我的英语没有问题。夫妇来酒吧是少见的,多见的是像我一样的单身男人,或者是一帮男人。
在一个大都市,身为男人的幸福,不是可以买醉而归,去酒吧的动力并不仅仅是酒。见识各类酒吧的风格,享受特有的酒吧气氛,观摩一生也可能不交往的陌生人,是去酒吧的兴奋所在。一个在家喝惯闷酒的男人和一个有酒吧经历的男人是一眼能分辨出来的。前者淳厚也可能稍嫌笨重与自闭。后者潇洒也可能假冒豪气冲天。而所谓节制,是在家喝酒与在外喝酒都能够训练出来的。只是在家,调制不出“血红玛丽”和“B-52轰炸机”。
中国的男人还是爱喝啤酒的多。国产与进口可以根据你的口袋作不同的选择。复旦大学、交通大学附近的酒吧多的是年轻学子气息。装修自然朴素,青春扑面而来。那里有扎堆议论、喧哗的记忆与快乐。聚会、分离,然后再一次缅怀你的大学时光。工作后我特意又去读复旦时常去的酒吧,夜已深。在震耳的摇滚声中,我看到的是一张张年轻的似曾相识的面孔,不知为什么,我的眼睛有一点潮湿。
啤酒不会轻易醉,所以聊天喝啤最适合。子弹一样一排排的小型啤酒瓶,它们的数量是跟男人的岁数成反比的。越年轻当然越能喝。豪气,那是属于青春的忘记了。夏日,露天,那冰啤酒的滋味啊……
说到怀旧,大我一轮的男人,找老上海的感觉,老电话、留声机、明星海报、三十年代的日用品,那是要到茂名路上去找了。外国的旧,爱尔兰海盗船上的所有摆设;巴伐利亚古教堂的彩色玻璃;纽约街头的复古热潮,你能在起着洋名的著名酒吧找到。店主有可能是老外所开,也有可能是海归者的手艺。怀旧主题的酒吧,适合演奏的是爵士乐。小号手开始抒情的一刹那,多少人找到了那份企盼的妥帖。怀旧是对紧张的放假。舒缓是对急迫的救治。音乐与酒是对压力重重的现代男人的精神医疗。
跟一个在日本工作的中国同行聊天,35岁的男人。“你猜我睡了几个小时?我先跟我的上司喝酒到10点,再跟我的两拨朋友喝到凌晨2点,当然换了酒吧喝。回到客房,睡了3小时后,早上5点起床,洗澡,准备手头的工作。”他胡子刮得干干净净,下巴绷紧,露出青青的饱满健康的颜色,头发闪亮洁净,眼睛也不露血丝。“喝酒是充电吗?”我笑说。他哈哈大笑。也许40岁开始,他在夜晚只能去一个酒吧,而不能流转数个酒吧了。玩吧玩吧,男人的青春也不长,40岁戒夜生活。
有多重刺激的酒吧也随时代的灵感而一一呈现。有现场乐队的,可跳舞的,备顶层按摩浴池的,傍着美丽江景的。红酒的名堂越来越多,威士忌的瓶子越来越花哨。在最时髦的酒吧,可以见识最时髦的人士。观看富裕的生活也是励志之一种,因此时髦酒吧的消费权当买一张看新贵的门票。在黄浦江畔的高级酒吧,我与我童年的发小惊喜而遇。他笔挺的白衬衫的衣领和鬓脚的漂亮线条,一扫少时的弄堂气息。他是一个成功的代理商。奋斗多年,也享受奋斗的结果多年。他的优质生活不在于开的什么车拿的什么包,而是细节的妥帖与干净。我们先后离开,互留名片。也许要在一起旅游之后,也许要在年三十的爆竹声中,我们才会互击一拳互诉以往?像某些电影镜头一样?我不知道。
兴奋就能消除孤独感吗?而酒吧,男人的酒吧,我以为那是替孤独在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