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4月15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读陈以鸿先生《九十辞祝诗》
文 连
  在3月27日的《夜光杯》上读到了陈以鸿先生的《九十辞祝诗》,很想要“表示”一下,尽管陈先生声明了要“辞祝”。

  说起来与陈先生的相识,还是缘自“夜光杯”。记得是十七年前的猪年来临之际,也就是农历甲戌年年末,1995年初的时候,陈先生在《夜光杯》上发起了“无奖征联”的迎新活动。他出的上联是:“犬年去,豕年来,豕者猪也,猪原从豕今从犬。”当时我还在学校里教书,觉得此联“文字游戏”颇有意思,便也凑了一联发了上去。结果某日将近晚饭的时候,忽然有人来找,开门一看,是位老先生。一番交谈,原来这位就是陈以鸿先生,他为了要就征联活动作总结,打算评述一下我的应对,但从晚报编辑处得知我没用本名,于是特意要了我的地址,跑来当面确认一下。那时我还住在北京西路一所三层楼的大房子里,里面住着四五十户人家,冬天傍晚的五六点钟,差不多已经全黑了,还真是不好找的!将陈先生送出门的时候,他又告知我这儿曾是“无锡国专”的“沪校”旧址。陈先生曾就读于上海交大及无锡国专,师从唐文治先生。短暂的见面和交谈,让我深觉感动和受益。

  就这样,和陈先生开始了交往,当然大多是我去他那在常德路的寓所请益,有时也会在外面的一些活动场合见面。记不得在哪次的交谈中,惊喜地得知其尊大人即近代著名的书法家、学者陈文无,原来是我祖父的故交。他们还有一位共同的好朋友,近代著名的学者和诗人陈祖壬(病树)。在我幼年的记忆中,祖父常带着我去在南汇路那位“陈爷爷”家,去了就找陈爷爷的孙子,那位比我稍大的“阿大”玩。陈爷爷家还有位让我叫“陈孃孃”的,总是抽着烟,所以印象很深。

  现在挂在我书房墙上的四条屏,就是这两位陈爷爷,以及姚虞琴、杨鸿遇(颙盦)四人书赠我祖父的。陈文无先生那幅,以其最擅之铁线篆书古诗《穆穆清风至》,落款记时为“壬寅夏”。1962年的夏天,已经整整五十年了。看了以鸿先生的《九十辞祝诗》才知道,这位“陈爷爷”那年整七十。今年是陈文无先生“双周甲”,很巧合也很荣幸的是,我也是壬辰年生人。余生也晚,对于先辈们的故事知之太少。与以鸿先生的交往,又得拜读兹诗文,不由心生感激之情。

  今年初,农历壬辰元日将临之际,感怀并迎新之意,也凑了八句“诗”,录在这里,是为附骥:

  又见壬辰六十春,拈词遣句步前人。等闲识得东风面,四月含桃喜荐新。山映斜阳天接水,已惊岩下雪如尘。有心再续花周甲,会许重生四季轮。

  要作一点说明的是:颔联和颈联分别用的是朱熹、贡奎、范仲淹和元稹咏春、夏、秋、冬四季的成句,一时没能搜集到合适的对句,所以算不得“律诗”的。因为暗合以鸿先生“一百二十岁”之意,故仍呈上,还请先生教正。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科教卫新闻
   第A05版:民生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中国新闻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人才/招生培训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目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音响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第B17版:人才/教育 培训 留学 移民
   第B18版:人才/留学移民
   第B19版:人才/留学招聘
   第B20版:人才/留学招聘
明月二三事
游走乌镇
读陈以鸿先生《九十辞祝诗》
江海画语录
株杨篱笆
《西晋元康三年龙纹砖拓》
“最大”的“小站”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B02读陈以鸿先生《九十辞祝诗》 2012-04-15 2 2012年04月15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