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杨篱笆,透光、通风。有了阳光,宅院便有了生气;有了清风,宅院便添了人气。清晨,晨光为株杨篱笆涂上第一株笑颜。花花草草在风中摇曳生姿,鸡鸭乱叫,欢天喜地与篱笆嬉戏。此时,株杨篱笆上叽叽喳喳的鸟鸣夹杂着从远处传来零星的狗叫声唤醒村子的寂寥,整个村庄里上空炊烟袅袅,香气袭人。中午,火辣辣的太阳早把篱笆外的青麻绿草晒卷了叶,而在泛着金光的株杨篱笆上的喇叭花,却在阴影里开得正盛,吸引一批批蜂蝶纷至沓来——它们把灼热的日子剪成一行行五彩斑斓的诗!夜晚,四面蛙声鼎沸,一轮明月下,习习微风中飘来了花草的幽香,宛如一曲莫扎特的小夜曲,又像浪漫的情人们在柳丝下喁喁絮语,轻轻的、柔柔的、甜甜的……
春夏花开时节,株杨篱笆内外缤纷绚丽,鲜艳欲滴的喇叭花,朝着四面八方吹着欢快的民乐,像乡间小路上娶亲的队伍一样浩浩荡荡,绵延不绝……沉醉在这枝疏叶柔清丽俊秀的风姿里,把庄户人的日子染成一首清香四溢的田园诗。
常言道,篱笆扎得紧,野狗钻不进。这里所指的篱笆是用竹子、芦苇、高粱秸秆等扎成的围墙。而株杨是精心栽种的,生长在泥土里的,用它作篱笆围墙既美观又牢固。那时乡间有编织株杨篱笆的工匠,经他们巧手编织株杨篱笆,形态各异,精美别致,成为乡间一道独特靓丽的风情。
朴素而高雅的株杨篱笆,那昂首挺立的姿势,那歌舞翩跹的姿态,那灿若云霞的姿容,像一位忠于职守的卫士,守着老屋,守着家园,守着儿女们回归的梦。一户人家、一方篱笆、一畦菜地、一缕炊烟,构成了丹青妙手灵性的水彩。农家人有了这株杨篱笆的美丽家园,就有了安谧祥和的田园情境!
如今在乡间,农民告别了“稻花香里说丰年”的庭院,“上楼”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围墙早已不再用株杨、芦苇、竹子和高粱秸秆,而是用水泥柱或不锈钢管。但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心中,挥之不去的,还是难忘那纯真而蕴含亲情的株杨篱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