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4月29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音乐之声
王作欣
  王作欣

  “The hills are alive, with the sound of music……” 

  我站在金碧辉煌的上海音乐厅的舞台上,开始了星期广播音乐会历史上第一个西方经典音乐剧作品的独唱音乐会……眼前的音乐厅,明亮、奢华,墙壁四周镶有精美的壁雕,大厅内的水晶吊灯晶莹剔透,映衬着宝蓝色的座椅,熠熠闪光,在灯光交错中,我眼前忽然闪现出了三十年来的一幕幕景象,那画面,犹在昨日,令人难以忘怀!

  我的音乐人生是伴随着“星广会”一起成长的,从第一期开办至今的三十年风雨之路,“星广会”带给上海市民无限的欢乐和周末早晨的殷殷期待。在它诞生之前,电台的广播是市民们可以获取音乐享受的仅有的几个渠道。小时候,广播电台是我经常光顾的地方,去得最多的是外滩北京东路的广播大厦,门口有解放军守卫,进门要写路条,从我这个孩子的眼里,一切都是那么新奇、美好。后来自己成了专业音乐工作者,开始在电台录制了许多独唱节目,曾经录制的对台广播的歌曲,还得到了全国一等奖。那时,我是少儿广播节目每周教歌节目的主持人,为孩子们教唱歌曲,自己写教案,和一群少儿广播合唱团的孩子们一起录音。每当广播中响起“哒滴嗒,哒滴嗒,哒哒哒哒哒哒,小喇叭开始广播啦”时, 都让我情绪激扬,仿佛真的要上战场一样。我当老师的天分,大概就是那时萌生起来的吧……1981年,听说要开办星期广播音乐会,当时这可是个新玩意儿,就像现在玩微博那么时髦。“星广会”成了明星诞生的摇篮,是一个出人才、引导音乐潮流的重要平台。上海第一次新秀音乐会,第一次流行音乐会,第一次……都是“星广会”开的先河, 我那时是这场盛会的常客,可惜当时的录音已经很难找了。记得我那时星期天上午要演出前,早早就叮嘱家人和朋友们在收音机前等候。上午十点,全上海大街小巷都响彻了星广会的音乐,那全城同声的独特景象,至今还记忆犹新,历历在目。那是一个民风淳朴的时代,任何一点娱乐,都会让全城人兴奋许久。每次演唱完回家后,我就又等着听回播,常常听得脸红心跳,因为那里发出的声音不像是自己的,有太多的毛病可以改进……留下许多遗憾。

  1986年,我去美国留学,取得了硕士、博士学位,一路走在追求音乐的路上,后来听说“星广会”由于种种原因暂时停播,我还着实为它可惜了很久……

  2001年,回国报效祖国,2002年在恩师周小燕教授的感召下我从声乐系来到了音乐戏剧系,开始了音乐剧的拓荒工作,转眼已经十年了……

  2008年,电台的沈舒强、何红柳老师来找我,要我在“星广会”上举办一场个人独唱音乐会。当时我们策划了用故事把一个女人的情感生活串联起来的音乐剧形式的音乐会,“星广会”历史上第一场别开生面的西方经典音乐剧音乐会就这样诞生了。

  那天,许多当年的老观众。老粉丝都赶来捧场,剧场里热气腾腾的,下场后,有几位当年的老领导,一直在后台等候,粉丝们围着我热情建议,希望再开一场中国歌剧的独唱会……这一切,让我感动万分,时光流逝,剧场新了,音乐时髦了,人成长了,一切都变了,可唯一不变的是我们那份对音乐的热爱和亲近,“星广会”给了我们一个回顾、领悟、提升、凝聚的美好平台,我仿佛又听到了从阿尔卑斯山脉传来的歌声:

  “My heart will be blessed, with the sound of music, and I will sing once more……”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科教卫新闻
   第A04版:民生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体育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人才/招生培训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音响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寻梦维也纳
“君子上达”
女儿经之二
和“樱人”赏樱
宿云初散(中国画)
四公子
维也纳街景(水彩画)
观爱尔兰当代艺术展
音乐之声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B02音乐之声 2012-04-29 2 2012年04月29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