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3:教育周刊
     
本版列表新闻
~~~孩子问题多源于家长错误引导
~~~孩子问题多源于家长错误引导
~~~孩子问题多源于家长错误引导
~~~孩子问题多源于家长错误引导
     
2012年05月02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只要成绩好,其他不用管“?
孩子问题多源于家长错误引导
本报记者 王蔚
■自己不撑伞,让孩子躲在阴凉下不受晒,这是中国不少家长对孩子的”爱”  付文超/CFP
  家庭教育被“异化”,这是许多专家学者在直陈当下青少年问题时的共识,且矛头不约而同地指向了孩子品行缺失的内因与外因。 

  去年,上海留日学生汪某在浦东机场因学费问题和母亲发生争执并拔刀刺伤母亲。此事在全国引起了巨大反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说,这些屡屡发生的极端恶性事件背后,都能找到一个共有的因素:家庭教育片面强调知识与技能而割裂了其他情感。“父母过度关注知识、技能,把其他的情感都割裂了,孩子变成了分数机器,这时危险就快发生了。表面上看,他们学习成绩好,掌握很多技能,但他变成了一个没有感情的人,一个冷漠、视别人为地狱的人,他的目标仅仅就是超过别人。”孙云晓说,在很多家庭里,常能听到的一句话是:“只要把学习搞好,其他什么都不用管,这不是你该干的事。” 

  特级教师陆继椿说,孝敬父母孝敬老人做得不够或十分不够,其他问题还有许多,比如,不懂基本的礼仪礼节、行为举止缺少起码的修养、对他人缺乏应有的尊重、在利益驱动下学会溜须拍马等等。“孝敬父母首先要尊重父母,而在社会生活、学校生活中,还要学会尊重师长、尊重同伴,很难想象,不尊重别人的人,会很好地在家里孝敬父母。”陆老师说。 

  “独生子女有其优点,也有其缺点。优点是敢想、敢说、敢做、敢爱、敢恨,缺点是任性、有时不太讲道理。”教育研究专家王厥轩说,独生子女的另一个不足是心理随能力差。由于他们在家里没有兄弟姐妹之间的交流,,接触社会又少,家长对他们看得很紧,造成这些孩子批评不得也表扬不起,稍遇挫折就会把困难放大。王老师还说,在相当一部分家长的心目中,财富的多寡、地位的高低,逐渐成了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他们把家庭的前途与命运都寄托在孩子身上,这种躁动剥夺了人与人之间的同情、关爱、感恩、敬畏、互助。而恰恰是人与人之间这种美好的情感,是培养孩子健全人格的沃土。 本报记者  王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民生新闻
   第A06版:长三角/专版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专版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实验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展报道
   第B11版:汽车/车展报道
   第B12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教育聚焦
   第B15版:教育周刊/家校互动
   第B16版:教育周刊/专版
   第B17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18版:教育周刊/专版
   第B19版:人才/留学培训
   第B20版:人才
孔融“穿越”到当代不愿“让梨”有缘由
“只要成绩好,其他不用管“?
新民晚报人才版留学公益讲堂即将登陆!
广告
新民晚报教育周刊B13“只要成绩好,其他不用管“? 2012-05-02 2 2012年05月0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