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豪创作的这幅山水画一上眼便有“我言秋日胜春朝”的感觉,他刻画的是秋景,但不是“草木摇落露未霜”带着凄凉的情绪,而是“笔墨当随时代”的“秋色赋”,意境上是欣然的。
平豪是王克文先生的弟子,王克文中国画理论的教授,他认为王蒙的山水亲近生活。平豪也认为,虽然宋元的画风在画史上是同一风格的同义辞,但往深刻中分析,还是很有差异的。平豪认为王蒙的山水更近生活气息,什么叫生活气息,就是“师造化”,王蒙欣然师造化,满幅满景,动情山水,使中国山水从神坛走下,亲近民众的审美情趣。平豪的这幅山水就是画秋日艳阳下浓荫渐渐退去,山渐渐露出其骨,但展现着当代人对秋景的新解。赭石和着墨,整个秋日在金辉的照拂下染上派秋辉,与山石融合的色彩沉沉稳稳丰富,很有一种新文人画的视觉。
平豪继承了文人画情调,雅致中有一些高古,此画山岫逶迤,层峦叠嶂,秋山不孤,互相依托,寄情壮美。画面墨韵烘染,几处白云,山泉如涌,分明听得清清泠泠之声。几点红枫点缀在画面的醒目处,画面的生气更显气氛,使沉稳的画面平添几分升腾的感觉。
这几年平豪创作了好些壮阔的山水画作,正如他所说:“本质上是以宋元为底本,但山水延伸的是文人画的抒情诗意。”我以为,宋元高古,每个时期的山水出新都是以传承宋元为本的,这是中国画的精神。同样一幅画有了文人画的抒情诗意,又有高古精神,这同样是现代的视觉美的一个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