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一
谁在蓄意挑起事端?
黄岩岛距海南岛550海里,从远处看是深蓝海水中的一片浅蓝。“黄岩岛一带是我们潭门人祖祖辈辈耕耘的海域,传承着潜捕、航海等谋生技巧。”潭门渔民柯维秀说。
世代在自家岛礁上捕鱼的渔民,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频频遭到菲律宾军方袭扰。1998年,四艘中国渔船相继在黄岩岛海域被菲海军拦截,51名渔民被拘押近半年;1999年,一艘中国渔船在黄岩岛遭菲军舰撞沉;2000年到2011年,菲律宾军舰在黄岩岛海域追赶、抢劫、抓扣等袭扰事件10宗,涉及中国渔船32艘、渔民439人。
“菲律宾军舰堵住了潟湖口,我们想逃都逃不掉。他们都带枪,我们只能老老实实地在原地等。”今年4月被菲律宾军舰袭扰的12艘渔船之一琼·琼海09099号渔船船长许德谭带着全船16名船员安全回到潭门老家后,仍然惊魂未定。
据许德谭回忆,菲律宾军舰对渔船逐一搜查,9名菲律宾海军坐着充气艇靠近他的船,其中7人带着长枪。“菲律宾士兵关掉了船上的北斗卫星船位监控系统和无线电通讯设备,拿着照相机到处搜查、拍照,还让我们在太阳底下站了4小时,不许我们说话。”
焦点二
菲方主张是否成立?
1997年前,菲律宾从未对中国对黄岩岛行使主权管辖和开发利用提出过任何异议。但最近十多年来,菲律宾小动作不断,隔三岔五挑起事端,觊觎黄岩岛主权。为了将黄岩岛侵为己有,菲律宾编织了多套说辞,这些说辞是否站得住脚?
——“地理邻近论”。菲律宾歪称,黄岩岛离其最近,理所当然“归属”菲律宾。“从国际法和国际司法实践看,所谓‘地理邻近论’根本没有任何依据。”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张海文说,不存在以地域远近确定主权归属的国际法准则,许多国家都有距本土非常遥远而距其他国家更近的领土。“英国的海峡群岛完全位于法国海岸附近,最近的不到12海里;法国一些岛屿横跨大西洋位于加拿大海岸附近,一些位于太平洋岛国附近。但是,这些岛屿都不曾因为地理远近问题而出现主权争议。如果不顾及历史与现实状况,而按菲律宾的逻辑来主张岛礁主权,那世界地理版图就要改天换地了。”
——“专属经济区论”。菲律宾宣称“黄岩岛在菲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内”,对黄岩岛的主权声索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中国南海研究院学者刘锋认为,菲律宾是典型的避实就虚,“公约中既没有任何对国家陆地领土进行变更的条款,更未赋予任何国家凭借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主权权利去侵吞位于其中的他国领土主权的权利。”
——“主权继承论”。菲律宾声称,美国曾控制黄岩岛,因而菲律宾从美军手中“继承了对黄岩岛的主权和管辖权”。“上世纪70年代驻菲美军曾经把黄岩岛当作靶场,但美国从未宣称对黄岩岛拥有主权,菲律宾怎么能继承?”张海文说。
“菲律宾的种种说辞从国际法上说根本经不起推敲。”刘锋说,正是基于这种虚弱感,菲律宾在无理狡辩的同时意欲先下手为强。菲律宾此次派出军舰袭扰中国渔民,尔后又步步紧逼力推局势升温,显然是误判形势的政治投机。
焦点三
解决问题出路何在?
一旦中菲在黄岩岛问题上发生武力冲突,将对两国和两国人民利益造成巨大损失,对这一点,两国决策者都十分清楚。
“南海岛礁主权归属问题并不是中菲关系的全部。”社科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国强说,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通过外交途径妥善处理争议是应有的选择。
目前中国在黄岩岛争议上始终保持自我克制,不推崇武力介入。短期内,除了外交努力,中国主要策略是派出海监船和渔政船。“这既显示了中国把涉及黄岩岛事务作为中国内部事务处理,传递了中国在领土主权问题上不可让步的态度,又充分显示了不以武力解决问题的良好意愿。”中国驻东盟大使佟晓玲说。
对于菲律宾提出要把黄岩岛问题提交国际法庭的企图,张海文说,这是菲方玩弄的小把戏,旨在将黄岩岛问题国际化,我们没有必要、也没有任何法律义务陪它去什么国际法庭。退一步讲,就算是南沙群岛争端,中国也早于2006年就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向联合国提交正式声明,明确说明凡是涉及领土主权和海域划界等重大争端问题,都不接受导致有拘束力的国际裁判。也就是说,除非中国与有关当事国达成一致意见,此类纠纷不能提交国际司法机构。依照该公约规定,中国的声明不仅提交给了联合国秘书长,而且一直公布在联合国海洋与海洋法司官网上。菲外长反复提出要将黄岩岛事件交给国际法庭,如果不是无知,就是无理取闹。
“在拉拢美国和东盟入局企图破碎、诉诸国际仲裁亦无望的情况下,菲律宾应尽快扭转对形势的误判,尽快回到谈判桌前。”李国强说。
专家建议,由于菲律宾数度违背中菲此前达成的不使事态扩大化、复杂化的共识,不断推动事态升级,中国要做好各方面准备。
焦点四
事态将会如何演变?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表示,黄岩岛事态如何发展,完全取决于菲律宾如何作为。“如果菲律宾撤走船只,停止干扰中国渔船作业和中国政府公务船依法执行公务,事态就会向好的方向发展。如果菲律宾继续错误行动,事态可能就会升级,向复杂化和长期化发展。”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董漫远认为,目前菲律宾仍然错误估计形势。“菲律宾的战略误判是对美国重返亚洲可能产生的战略效果产生误判,是对美菲共同防御条约对菲律宾提供的所谓支撑产生误判,是对中国捍卫主权、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的决心与意志产生误判,对其他东盟国家特别是在南海问题上有声索主张的某些国家是否会与菲律宾同步行动产生误判。”
专家认为,出于国内和国际政治双重需要,菲律宾短期内突然转向的可能性不大,形势难以乐观。
董漫远说,中国正在加大就黄岩岛问题进行外交斡旋的力度,坚持通过外交协商解决当前事态,让菲律宾纠正错误立场、放弃无理主张,尽快回到正确道路上来。如菲律宾继续一意孤行挑战中国主权底线,必将承担由此引发的严重后果。
徐松 陈玉明 赵叶苹
(新华社北京5月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