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8:阅读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5月10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泰坦尼克号”驶向毁灭(4)
◆陈赛
贝尔法斯特城市墓地,所有的人都安葬在这里
奥斯特民俗与交通博物馆里的泰坦尼克号
  ◆陈赛

  命运

  1985年,泰坦尼克号沉船被发现时,人们发现,这艘船在海底断裂成两段,裂口恰恰就在A36和A37之间。A36是托马斯·安德鲁斯的房间,A37的客人则是弗兰克·布朗神父。

  不过,这位神父已于前一天下船。当时他还是都柏林一所神学院的学生,叔叔出钱给他买了泰坦尼克号处女航的船票。他本来受船上一对美国夫妇的邀请打算前往纽约,但一封来自上司的电报要求他立刻在Queen-stown下船。他终生在自己的钱包里揣着那份救命电报,他说:“这是唯一的一次,神圣的顺从救了一个人的性命。”

  泰坦尼克号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就在于时时提醒我们,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东西叫命运。而命运的吊诡之处,既在于它的不可逃避性,又在于它轻易就可以有另外一种结局。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泰坦尼克号上的乘客。

  关于托马斯·安德鲁斯人生的最后一刻,有许多不同版本的叙述。比较可信的版本是,他正在甲板上给海里的人扔椅子,帮助他们漂浮起来。但人们更愿意相信的一个版本是,在泰坦尼克号一等舱的吸烟室的壁炉边,他脱下救生衣,久久注视着一幅普利茅斯港口的油画。也有人说,那是一张纽约的照片。

  在100年的流传过程中,泰坦尼克号有了自己的英雄和恶人。比如杰克·菲利普斯———泰坦尼克号的高级无线电报员,他坚持不懈地发送遇难信号,直到船上的无线电设备没电为止;华莱士·哈特利———乐队的指挥,他带领的乐队一直在甲板上演奏,直到被海浪卷走。他们都是爱德华时代经典的英雄典范,至死坚守自己的岗位。

  安德鲁斯作为总设计师,对于泰坦尼克号正在发生的以及即将发生的一切,他比谁都看得更清楚。在他,或者任何人的能力范围内,没有任何力量能阻止这艘船的覆灭,将有一半的人死在冰冷的海水里。但他仍然做着他能做的一切。

  他选择性地告诉不同的人不同的信息:对多嘴的乘务员约翰逊,他说一切都会好的;对经常与他一起吃饭的A1bertDicK夫妇,他说,“她的底部破了,但只要隔离壁坚持住,她会没事的”;对精明干练的乘务员玛丽·斯隆,他说,“很严重,但不要引起恐慌”;对他最信任的JohnB.Thayer,他说,这艘船不会超过1个小时。当一切可做的都做了之后,他静静地站在那个吸烟室里,脱下了救生衣,思考着正在发生的一切,以及他自己在这场悲剧中扮演的角色。他试图建造一艘伟大的轮船,能承受海上一切可预见的危险,但这么多生命却毁在一个他几乎没有考虑过的漏洞上。对一个习惯于寻找最细微的设计缺陷的人,这是怎样一种痛苦的领悟?

  就是那一个瞬间的意象,无论虚构,还是真实,都让我们对他充满敬意。不仅因为一个人面对死亡时的尊严,更有物伤其类的悲哀:在这个越来越仰赖技术以及技术的慈悲的时代,谁不是泰坦尼克号上的乘客?那一刻,他的心中有负疚感吗?或者他有恐惧吗?

  在《一个更好的男孩》中,福斯特教授让威廉·佩里在最后谈到了自己的噩梦,关于汤米沉入深渊的噩梦。“我想要传达一些恐惧,我所感觉到关于泰坦尼克号最后15或者20分钟的恐惧。”

  “对我来说,泰坦尼克号的结局是噩梦性质的。有几个生还者回忆说它就像但丁的地狱,救生船远远地看着大船沉没。”

  “如果佩里做了关于它的噩梦,那么托马斯·安德鲁斯们曾经就活在那个噩梦里。”

  “如果安德鲁斯活下来,他也许会承认,关于泰坦尼克号的批评是对的:它太大,太快,太奢华,它的建造超出了人类工程的某种限度。但是,佩里永远不会承认。”

  威廉·佩里死于1924年6月6日,在前往古巴考察生意的途中死于支气管肺炎。他的遗体被奥林匹克号带回贝尔法斯特,安葬在城市公墓。死后没有子嗣。

  结局

  巨大的汤姆森干船坞,是泰坦尼克号在贝尔法斯特停留过的最后的足迹。干船坞建于1904年,虽然废弃多年,仍能闻到水草的腥味。远远看过去,就像一个巨大的空巢。这里是一切废墟的废墟。但只有在这里,我才找到一种真实的感觉:泰坦尼克号真的曾经在这里。

  就是在这里,人们给她装上引擎和推动器,用水注满,将她推下贝尔法斯特湾。当地的一家报纸写道:“她入海的一瞬间,仿佛意识到自己的美丽与力量。”

  泰坦尼克号本来预定的出航日期是3月。但之前,她的姊妹船奥林匹克号在大西洋上与一艘皇家海军巡洋舰相撞,不得不回到这个码头返修。这一次返修,将泰坦尼克号的处女航推迟了3个星期。如果泰坦尼克号是在1912年3月出航,而非4月,悲剧是否就不会发生?也许她会选择另外一条路线?或者那块冰山会在一个不同的位置?

  无论如何,百年之后,那艘寄托了无数希望与骄傲的世界第一游轮,如今静静地躺在大西洋冰冷的海水里。

  泰坦尼克号沉没之后,奥林匹克号被悄悄地召回,重新修改了结构上的缺陷(包括加高隔离壁与双层船体)。“一战”爆发之后,奥林匹克号就被改造成运兵舰,来往于英国和加拿大之间运送士兵,被昵称为“可靠的老伙计”(O1dRe1iab1e)。如果泰坦尼克号不曾沉没,大概也是同样的命运。在一次运送过程中,奥林匹亚号击沉了一艘800吨的德国潜艇。1935年3月27日,奥林匹克号从南安普敦出发,进行第257次也是最后一次横渡大西洋航行,此后被拆毁,船上的豪华装饰出售给英国一家旅馆。奥林匹克号被拆毁后,白星航运被库纳德收购。

  第三艘船原名“巨人号”,后来改名为“不列颠尼克号”。根据计划,她本该是三艘船中最大最奢华的一艘,但她下水不久就被征用为军队的医院船,1916年在运送伤病的时候被一枚德国鱼雷击沉。她是墨菲法则的最佳例子———任何可能出错的事终将出错,而且是在最糟糕的时机。

  “被爱的、被诅咒的、被遗忘的”,在船坞,戴着鸭舌帽的导游用这三个词来形容泰坦尼克三姐妹的命运。哈兰德·沃尔夫造船厂的第1741艘船,也是贝尔法斯特建造的最后一艘船叫Anvi1Point,于2003年4月从这个码头离开。

  在贝尔法斯特的最后一晚,刚好遇上泰坦尼克博物馆大楼的一场华丽无比的烟花秀。

  散场时,突然有人说了一句:“让女人和孩子先走。”人群中爆发出欢乐的笑声。

  摘自2012年第16期《三联生活周刊》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科教卫新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早间点击
   第A15版:专题报道
   第A16版:专题报道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财经新闻
   第A19版:财经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专版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文娱新闻
   第A26版:体育新闻
   第A27版:体育新闻
   第A28版:体育新闻
   第A29版:九安专版
   第A30版:彩票看点
   第A31版:品牌透视
   第A32版:地产新闻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军界瞭望·人物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军界瞭望·兵器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我家厨房
   第B12版:好吃/吃遍中国
   第B13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14版:好吃/美食大观
   第B15版:好吃/酒旗茶垆
   第B16版:好吃/美食专列
   第B17版:生活之友
   第B18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19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20版:生活之友/欢乐亲子
   第B21版:生活之友/欢乐亲子
   第B22版:生活之友/时尚乐活
   第B23版:生活之友/时尚乐活
   第B24版:广告
   第B25版:新民楼市
   第B26版:新民楼市
   第B27版:新民楼市
   第B28版:新民楼市
   第B29版:新民楼市
   第B30版:新民楼市
   第B31版:新民楼市
   第B32版:新民楼市
   第B33版:新民楼市
   第B34版:新民楼市
   第B35版:新民楼市
   第B36版:新民楼市
   第B37版:新民楼市
   第B38版:新民楼市
   第B39版:新民楼市
   第B40版:新民楼市
与儿孙同住市中心!
“泰坦尼克号”驶向毁灭(4)
新民晚报阅读B08“泰坦尼克号”驶向毁灭(4) 2012-05-10 2 2012年05月1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