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8:阅读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5月28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爱国民主先驱章乃器
邓加荣;田羽
  ◆邓加荣  田羽

  在20世纪中国的政治舞台上,章乃器先生算得上一个掷地有声的人物。一般人听说他的名字,往往因为他是1936年入狱的“七君子”之一。1957年“反右”,他又是挨批的三个部长之一。著名的民主人士、经济学家、政治家,在这一连串的光环下,他的一生可圈可点……邓加荣、田羽所著的《章乃器传》一书,生动地记述了章乃器先生的一生,读者可以从中看到,不论身处多么艰难的境地,在这位前辈的心灵庙堂里,始终是明亮着一盏爱国主义的神灯。本版摘录书中部分内容。

  救国会里的“宣言专家”

  在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沙千里、史良等人的发起和倡导下,救国会终于在1935年12月12日正式发表《宣言》庄严隆重地产生了。

  上海各界救国会成立起来后,首先第一件事就是发动群众,征集支持北平学生一二·九爱国运动的签名。各行各界的救国会分别在自己行业里活动,广泛地征集签名,而妇女救国会在这方面做得最活跃,她们跑遍了工厂学校、街头里弄,征集到了数万名妇女的签名。收集到了之后,妇救会理事们研究决定,选派胡子婴做代表将签名名单送交给上海各界救国联合会。胡子婴按照事先约定好的地点向沈钧儒递交名单时,沈老得知胡子婴即是章乃器的妻子,十分的惊喜,也十分的感动,对于他们夫妇两人都挺身站出来热心于救亡运动,非常的称赞。

  章乃器更是顶着锋镝斧钺,日夜奔忙在救国运动的最前线。他亲自出面接待了北平学生爱国运动派出的代表陈翰伯(解放后任商务印书馆馆长,国家出版局局长)、陈元(解放后,任中华书局总编辑)、韦毓梅等三位代表,并带领他们到上海各大学里去作演讲,在上海学界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将北平爱国学生点燃起的一二·九革命火炬,传递给上海、南京乃至于全国各地。章乃器自己也深深地被学生们爱国热情所打动,他在《我与青年》一文中讲述自己的心情说:“‘一二·九’和‘一二·一六’的大示威,使我的心灵受到了无限的刺激。”每当逢到了国难,便立时地想起了青年,中国百年受欺辱受迫害的国难史,每一页都有青年们汩汩而流的热血。“他们奋不顾身的义勇,使我感激涕零;而他们悲壮的斗争史,却又使我哀痛、惭愧!我几次的一面看报纸,一面痛哭失声!我责备社会上有地位的中年人,为什么不起来站到青年的前面去。只要他们站在前面,既可以指导青年,同时又可以保护青年;既可以使青年少耗费许多不必耗费的劳力,同时还可以使青年少流许多不必流的热血。因为我自己也是中年人,而且是有地位的中年人,我当然还要自己责备自己!”

  章乃器是一个感情很丰富的人,有一次他带领几位北平学生代表去到一个女子学校演讲,他也讲了话,当讲到最痛心的时候,看到讲台下面有的青年低声啜泣,他也流了泪,说话泣不成声,感染得在场的学生都失声痛哭起来,会也开不下去了。泪水和啜泣之声充塞于会场的整个空间。停了好长一段时间,章乃器才不得不擦干泪水,咬紧了牙关一字一痛、一声壮似一声地说:“同学们,哭是没有用的,我们现在不必流我们的眼泪了,最重要的是,流我们的血!”

  由于章乃器的演讲那样地打动人心,特别是热血沸腾的青年学子们的心,所以当时各大学里请章乃器来作爱国救亡演讲的很多。1936年春,南京救国会举办冬令讲学会也将他请过去,海报贴出去后,来联系听讲的人很多,原本定于南京中央大学的一个大教室里进行的,可是讲演的时间还没到,教室里已经坐满了人,而陆续前来的仍然如同潮涌一般,于是不得不临时改变演讲地点。那次演讲他又是声泪俱下,青年们的爱国热情又为之而滚烫地激荡起来,对于推动南京救国会的深入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当时救国会的活动经费,主要是由章乃器捐献出来的,他是一个真正做到毁家纾难的人。每次叙餐会的饭钱都是他掏的腰包就不用说了,各种文件、宣言、呼吁书等宣传品的费用也都由他开支。为此,他将在上海江湾的一栋小楼卖掉得二万余元,全部用在救国会的活动上。

  开始,救国会的主要活动就是征集签名,作演讲,发宣言。发宣言的担子,大都落到章乃器的头上,每发一篇宣言,至少要开一次理事会。理事会就在叙餐厅里进行,大家一边吃饭,一边讨论宣言的稿子。一边讨论,一边动笔,饭没吃完,宣言稿子已经写出来了。饭吃完了,休息一下,再坐下来开会传阅稿子,经过文字上的一些磋商斟酌,都同意了就举手表决通过。这些宣言几乎百分之百都是章乃器起草的,因为他出手快当,落笔迅速,才思敏捷,激情奔放,隽词喷涌,倚马可待,是一般人都可望而不可及的。于是,这些文件的起草工作就都由他包下了,还给他起了个绰号叫“宣言专家”。

  但到后来,人们对于发宣言与写文章已经感到不满足了,认为那都是秀才们纸上谈兵,要求采取更为激烈的行动,要求开群众大会,要求游行示威。

  第一次游行是在救国会成立不久。宣言书刚刚印好,为了尽快地把大旗打出去,让人们都能了解到救国会的纲领与主张,于是就搞了一个闪电式飞行集会。为了搞好这次游行示威,理事会推选章乃器为总指挥。他在南京路的一个大旅馆里租了一个房间作为指挥部。头一天晚上,他就把指挥部的人员都召集来,摆了两桌麻将牌作掩护,共同商量好联系与集合的方式,确定下游行路线和标语口号。

  在游行队伍的前面,有两个身强力壮的大汉举着两面国旗为队伍开路。这是抵御警察特务们阻拦与破坏的一种有力武器,因为警察们也怕受到人们说他侮辱和弄脏国旗的指责。在两面国旗的后边,就是沈钧儒、章乃器等几个救国会的领导人。再后边就是将近一万多人的浩浩荡荡游行队伍。

  还有一次游行,也是声势空前巨大的一次爱国行动,那是在1936年10月20日护送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鲁迅灵柩进墓地的路途中。鲁迅是在10月14日逝世的。当时已由地下党做好了安排,然后由许广平出面,指定沈钧儒、章乃器、史良、邹韬奋四人扶柩送行。当时,有人出来反对,他们说鲁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和国际主义者,在世界上享有崇高威望,沈、章等人不过是个民族主义者,不配为鲁迅扶灵。后来经许广平的着力坚持,才力排众议照原定的方案进行。送葬的人群先在万国殡仪馆里举行了公祭大会,在鲁迅的遗体上盖着一面用白缎子做底、用黑丝绒线绣成“民族魂”三个字的大旗。

  公祭完了之后,人群就护送鲁迅灵柩出发,从殡仪馆直奔万国公墓。沈钧儒、章乃器等四人扶着灵柩,后面跟着六七千人。那面绣着“中华魂”三字的大旗,迎风竖立在灵车上。各界救国会的会员们,事先都得到了通知,分组埋伏在附近各个路口上,灵车一过来便跟上送葬的行列,一路上高唱着《打回老家去》的歌。安葬后返回来时,又在路旁的一块草坪上召开了一次大会,四个扶灵的人都讲了话,章乃器在讲话中说:“鲁迅先生的伟大,是因为他能说出来被压迫大众所要说的话,是因为他能指点出来被压迫大众所应该走的路。”“鲁迅先生之死,不但是中华民族的损失,而且是全世界被压迫大众的损失。”但是,鲁迅的精神是不死的,我们纪念鲁迅的最好方式,就是联合起来组成广泛的抗日救国联合战线。他说:“我提议我们去开展一个‘鲁迅运动’,这就要求我们,使没有参加联合战线的人,都觉悟了来参加;应该使每个人都能做一小时有利于民族解放的工作。”“倘使我们能够这样做,那岂但是鲁迅不死,死了一个鲁迅反而增加了几千万个鲁迅。鲁迅先生在地下有灵自然会大笑起来说:‘敌人,你再来压迫吧。’”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法治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读者之声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基金专版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康健园/养生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健园/康复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爱国民主先驱章乃器
广告
新民晚报阅读B08爱国民主先驱章乃器 2012-05-28 2 2012年05月28日 星期一